
竹科产业让世界看见台湾,不过竹科人工时长压力大,焦虑紧张成日常。新竹县市五年来新开业的心理咨商机构,从10家增至33家,且集中在竹科邻近的竹市东区、竹县竹北市、竹东镇。竹科管理协会秘书长李道霖不讳言,心理咨商已是竹科人生活的一部分。
南科周边的身心科诊所也愈开愈多,针对改善肩颈紧绷、长时间站立导致肌肉酸痛的中医整复、复健诊所,三年来也添加十一家,热门的甚至得半年前预约,有诊所说「因为都被台积人包走了」。
离竹科车程七分钟的竹北市中兴里,靠近高铁新竹站,方圆1公里有八家身心科诊所,许多竹科新贵住这儿,该里在全国村里综合所得排第三名,但「含金量」高,身心压力也大。
卫福部医事数据显示,新竹市精神科医疗机构有11家,其中八家就位于竹科所在地东区;新竹县共有15家,其中九家都在竹北市,另外四家在竹科三期预定地竹东镇。
咨商心理机构数增加惊人,新竹市卫生局统计,咨商心理机构数五年来从四家增加为13家,新竹县也从六家增加为20家,都超过原本的三倍。
台中维新医院院长、精神科医师许景琦说,近年确实有不少精神科医师到新竹开诊所。新竹马偕纪念医院精神科主任吴易澄指出,新竹精神科诊所、心理治疗所数增加,确实有高比率的竹科员工来求诊。
竹科管理协会统计,从2016到2023年,全国精神疾病门诊总数量增加39%,新竹县同期增加63%、新竹市59%,远超过全国平均。
协会秘书长李道霖说,高科技产业竞争激烈,尤其研发的压力更大,竹科逾16万名员工,不只跟同事比,还得跟全球菁英竞争,加上竹科人出身名校,求胜心强,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南科位于台南新市,高强度工作带来身心压力与筋骨酸痛等治疗需求,嗅到商机的医师陆续在南科附近开诊所,善化、新市、永康、仁德、归仁等地的身心科诊所愈来愈多。
台南市卫生局统计,2022年医院身心科或专科诊所有50家,2023年55家、2024年60家,每年成长五家。另外,可治疗疼痛、压力过大的中医诊所三年来增加11家。
医师表示,南科周边的身心科诊所生意愈来愈好,但未必都与园区人员压力有关,求诊患者近半数不是南科人,可能是因健康意识更普及、不忌讳看精神科的人增加了。
过去专门处理跌打损伤、运动伤害的中医推拿、整复师与民俗疗法,近来也都生意兴隆,有些打响口碑的,甚至要三个月,半年前预约才预约得到,「因为都被台积电的人预约到没办法再接案」。
有大型物理治疗与运动复健诊所在台南市区商办拓点,主打缓解疼痛,但健保不给付,单次看诊2000元台币(约60美元)起跳,在南科主管间口耳相传,不少人每周报到,因生意太好,业者已在筹设新诊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