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3日宣布将再对美国投资1000亿美元。但美国「连接杂志」4日报导,1名知情人士说,此举并未让川普政府内部停止考虑对台积电和其他台湾芯片厂课征高达100%潜在关税。
该人士说,一种计划是,课税对象将不只台湾芯片本身,还包括iPhone等装有台湾芯片的电子产品。据连接杂志,白宫和美国商务部未立即置评,台积电婉拒评论。
川普3日称,在美国生产芯片能避免关税。他1月就说,不久后将对外国生产电脑芯片课关税,以让芯片回归美国制造。但川普团队考虑的这类广泛芯片关税,过去不曾实施,且半导体供应链的独特运作方式,也令人质疑芯片关税作为贸易政策的效果如何。
对芯片加关税可能增加多国科技公司成本,且对于美国人,各类最终产品可能更昂贵。「芯片战争」一书作者、美国塔弗兹大学历史教授米勒说,台积电及无厂芯片设计公司都可能「少赚一点钱」,实际销售芯片组装后制成产品的业者,产品利润也可能压缩。
连接杂志说,台积电比起其他业者,因美国潜在关税所受的损失可能较少。目前台积电生产全球约九成最先进芯片,若川普加税迫使台积电提高价格,部分订单可能流失给同业,但专家说这并不是大问题。台积电的客户也很可能难以找到替代方案;苹果和辉达等美企很可能继续埋单台积电产品,最后将较高成本转嫁给其消费者。
但其他从事芯片设计、制造、封装、设备组装和其他相关部门的较小型台湾业者,较无法将成本转移客户,因此较易受关税影响。连接杂志引述台经院学者刘佩真指出,关税的目标和哪些业者会实际感受到影响,两者存在落差;美国要的是台积电在美投资芯片制造,对其他台厂没多大兴趣,但后者却将感受到涟漪效应。
几名专家说,对美国政府,实际实施对台芯片关税会是极困难甚至恐是不可能任务。前述关税可能无法有很大影响、或无法如川普所愿增加在美芯片制造的主因有二。
首先,台积电芯片一般不会单独进口到美国,难以直接课税;例如台积电为iPhone生产芯片,这些手机通常在中国大陆或印度组装,最后到美国海关时税会被当作来自中、印的电子用品课税。其次,关税要能促使外国公司开始在美生产芯片,其成本必须低于其他地方。但美国劳动成本高,也缺乏高端半导体供应链,意味将生产移到美国可能要花数年或数十年,也难保这些美国据点能赚钱。
但川普政府可能选择将芯片关税扩及所有国家,让在美生产成为唯一可行替代选项。也可能对内含台湾芯片的所有最终产品课关税,这将显著扰乱半导体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