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巴勒斯坦的声音这次也许真的要被强压下去了。从川普政府对哥大的「断粮」惩罚,到挺巴学运领袖面临被撤销绿卡、驱逐出境,重锤连击导致人心惶惶,在部分尚未成为公民的高校学生和左翼青年中产生了寒蝉效应。
▼收听「纽约客谈」:
发生在遥远中东的历史恩怨与复杂情仇,我们无法轻率评判。也许,在纽约绵延不绝的挺巴抗议和激进人士的狂言已经把你对弱者的同情心消磨殆尽,也许,对于「非我族类」的偏见让你本来就对某些族群充满厌恶。无论你对巴以双方持什么立场,对于当局的铁腕打压,最好还是三思之后再决定是否要为其叫好。
根据媒体的报导,国务院已经开始推行AI审查技术,矛头直指留学生的私人社群帐号,甚至明言此举就是为了更有效地审查支持巴勒斯坦人士的言论。据了解,有些在校期间曾积极参与学生运动的中国留学生,已经开始删除社群平台的发帖纪录,甚至做了更坏的打算。
如果你来自中国,请问这等场景是否似曾相识?当局利用科技打造防火墙和审查工具,控制人民的舆论、审查人民的思想,把一切他们不喜欢的内容都冠以「寻衅滋事」或「颠覆政权」之罪。令人咋舌的是,这些手段,如今竟然在自由的美国也出现了,只是把欲加之罪的名义改成了「反犹」、「反美」、「支持恐怖主义」。
哥大巴勒斯坦裔学运领袖此前并没有因犯罪而被捕的纪录,在网络上发文支持巴勒斯坦的普通留学生也没有违反过任何法律。作为一个将言论自由写进宪法的国家,如果有人因言获罪,将是莫大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