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经济增长5%的目标,但美国总统川普加征关税等冲击成为变量。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郭春丽14日在一场茶座中表示,中国已经降低了对美国的贸易依赖程度,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出口多元化措施,所以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经济整体的影响不是很大,是比较小的。」
中国全国「两会」刚闭幕,中国记协14日邀请郭春丽就「高质量发展引领经济新航程」的主题,向中外媒体、外国驻华使馆新闻官介绍情况和答问。
郭春丽首先介绍两会经济政策,细数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等,会后,回应有关内卷、经济发展压力、何时降准降息、科创等领域提问。她说,中国将继续落实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制定好行业标准,以此来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破除地方保护。
对美国加征关税。她认为,川普第二任期加税是以胁迫为主,意图强迫各国让步,重塑全球贸易规则,是无差别攻击,除了中国,也对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加征关税,而中方也公布了反制措施。
郭春丽表示,中国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完整产业体系,外贸发展的韧性很强,去年全年进出口增长5%,创历史新高。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去年1到11月,中国进出口贸易中,美国所占比重已降至11.2%,创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新低,同时,邻近的东协持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欧盟、美国为第二、第三大贸易伙伴。
因此,郭春丽说,从2018年川普首任期,对中国发起贸易战以来,中国已降低了对美贸易依赖程度,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出口多元化,扩大对东协、欧盟及「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所以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经济整体的影响不是很大,是比较小的」。若美国再加税,中国的财政政策还留有余地,可应付外部冲击打压。
郭春丽还就「降准降息」表示,从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等来看,中国还是有空间的,对比国际物价也不高。至于彭博社认为,中国正经历大饥荒以来最长的通缩周期,她驳斥称,「我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这并不是最长的,很多经济变量也都不断在波动,CPI、PPI均受多重因素影响。
郭春丽也说,中国推动科技创新,将对经济成长将带来贡献,包括产业转型升级创造需求,居民消费上升,引发企业投资行为,创新型产品也有助于出口,所以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都能往上走。她举例,政府工作报告聚焦许多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具身智能、6G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