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军事网站揭露,中国正在广州建造多艘为两栖作战设计的驳船,船上配备可供战车直接上岸的「登陆桥」。分析指出,由于台湾适合大规模登陆的滩头有限,这款新型驳船可能突破地形限制,让中国解放军有更多登陆选项。
总部设于巴黎的国际军事网站 「海军新闻」(Naval News)日前报导,中国正在建造至少5艘新型登陆驳船(Landing Barge)。撰文作者美国军事专家沙顿(H I Sutton)指出,这些驳船均配备特别长的登陆桥,可能与未来解放军登陆台湾的计划有关。
沙顿昨天在个人同名Youtube频道发布影片进一步说明,根据公开卫星影像,船首的登陆桥至少长120公尺,结构类似悬索桥,可支撑重型装备通行;船尾则配有装载坡道,可与其他滚装渡轮(Ro-Ro Ferry)无缝对接,形成连续登陆作业。
影片来源:YouTube@H I Sutton
换句话说,当中国的滚装渡轮接近滩头时,这些驳船可作为中介平台,让战车和其他军事车辆顺利从滚装渡轮驶上驳船,再通过船首伸出的登陆桥直接开上岸。
沙顿分析,由于台湾适合大规模登陆的海滩有限,传统观点认为,解放军若发动两栖作战,将受限于少数几个易于登陆的滩头,这些地点也是台湾军方重点防御区域。
然而新型驳船的出现,可能让解放军突破地理限制,有更多登陆地点,更大规模、高效的将陆军装甲部队投放至战场。
他因此认为,中国当前正在建造的这些驳船外观看似简单、也非传统军舰,却可能比大型舰艇更具战略价值,彻底改变中国将大量陆军部队与重装备投送到台湾的方式。
根据最新卫星影像,沙顿推测这些驳船近期出现在南海中国军事基地,显示中国可能已经在验证新建驳船的登陆作战能力。
沙顿建议,未来值得关注的重点包括中国是否持续建造更多这类新型驳船,以及它们是否出现在解放军的大规模年度军演中。若这两项发展皆发生,表示这些驳船可能已正式纳入中国对台军事作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