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中国狐貉「白条」冒充牛羊兔狗 制成卤肉、烧烤

    狐狸养殖场。山东潍坊、临沂多名狐狸养殖户证实,狐狸养殖中会在皮下埋植激素。(取材自澎湃新闻)

    315打假,澎湃新闻揭露河北唐山和山东潍坊、临沂等毛皮动物养殖地,许多商贩把政府明令禁止食用的毛皮动物狐、貉「白条」(去除内脏和皮下脂肪的胴体)转售全国各地,冒充牛羊兔狗肉或者「野味」獾肉,制作成重口味的卤肉、红烧、烧烤等;病死、变质的则制成动物饲料。专家警告,狐、貉等动物在饲养过程中会用到激素,加上缺少检疫,其携带的病原体会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增加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风险。

    综合澎湃新闻、明报报导,狐、貉养殖在河北唐山、山东潍坊、临沂等地,早已形成相当可观的产业规模,毛皮是最主要商业价值。作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中的非食用特殊禽畜,「取皮」后的狐、貉胴体按照国家规定不能流入食品领域,但仍有商贩私下售卖狐、貉肉,甚至还在视频平台公开叫卖。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其中一名肉贩刘猛(化名)称,加工后的白条一般六七斤(3至3.5公斤),一只卖人民币20元(约2.7美元),客户以农家乐、饭店为主,当羊肉、狗肉、獾肉等卖。他在某网络平台上的帐号暱称更直接写着「新鲜貉子肉,大量接单(全国发货)」。

    乐亭县另一肉贩郑经(化名)称,有客户买走狐貉里脊肉做牛肉干,还有购买狐貉白条当新鲜兔肉卖,狐貉肉还可以当狗肉卖。而在乐亭县当地,每到取皮时节,不少卤肉店都卖貉子肉。

    过去多次因加工狐狸肉被曝光的临沂市河东区潘家湖村,去年仍有村民作案被抓。有村民称, 「现在羊肉有羊肉精,狗肉有狗肉精,驴肉有驴肉精,加进去口味一改,啥也没有(吃不出来)。」

    狐、貉除了被充作其他肉品贩卖,还会被拿来炼油、做饲料。潍坊市狐貍肉贩张丽(化名)表示,她的冷库里,存着十多吨病死、不新鲜的冷冻狐狸胴体,都是来做猪饲料、鸡饲料的。

    根据中国皮革协会发布的「2024年中国水貂、狐、貉取皮数量统计报告」,2024年,中国养殖貂狐貉去皮胴体达1076万个左右。每年11月、12月是狐貉扒取皮毛出售的时节,会有大量狐貉胴体「上市」。许多影片平台上都能看到出售狐貉肉的信息,还有不少出售狐貉胴体或饲料厂询价狐貉肉骨粉的信息。

    报导引发关注后,北省农业农村厅工作人员表示,已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同针对相关事件开展调查;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称,已第一时间联系地方,派人赴现场处理。

    貉子经剥皮处理成白条后,会发给客户。(取材自澎湃新闻)
    郑经(化名)在网上叫卖的狐貉腿。(取材自澎湃新闻)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