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台湾教团喊话言论自主权:「文化中国」 被扭曲成「政治中国」

    北一女教师区桂芝(图)日前受中国中央电视台专访引热议,也让不少老师忧心引发寒蝉效应,教团也感叹,环境氛围使得老师口中的「文化中国」变质为「政治中国」,对教育现场并不利。(本报数据照)

    北一女教师区桂芝日前受中国中央电视台专访引热议,校方更宣布禁止老师接受中国官媒采访。台湾教团感叹,环境氛围使得老师口中的「文化中国」变质为「政治中国」,对校方处理方式表示尊重。有校长坦言,在社群媒体发达情况下,不仅采访让老师担心,连上课时也害怕因一句话遭放上网恶意解读,呼吁政府应适时保障教师上课的「言论自主权」

    台北市教师会政策部主任叶青芪认为,大多数的国文老师谈论的是「文化中国」,但是现在的社会氛围往往会把议题引导到「政治中国」,这是教育现场老师所不乐见的。对于北一女的处理方式,也只能表达尊重。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有不具名校长表示,教育局现行对老师接受采访并无特别限制,但学校和老师间可能存在共识与约定。以该校为例,老师若接受采访大多会先告知学校,彼此基本互相尊重。此事后在校园内引起许多老师讨论,可能也会使老师在接受采访甚至教学现场变得更加谨慎保守。

    该校长指出,在现今紧张氛围下,不仅采访让老师担心,连上课时的言论也让老师们感到忧虑。在网络社群媒体普遍的情况下,内容一旦上网,经媒体报导传播,可能仅因一个字或一句话就被有心人士扩大解读,使老师们觉得言论环境非常紧绷。她也理解教育局明定指引在行政上有困难,但若能保障老师上课时有适当的「言论自主权」,或许能让多数老师感到安心。

    教育局副局长陈素慧表示,教育局立场一向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相信老师具备专业能力判断上课内容及妥善处理教学议题。陈表示,上课是连续的过程,不应断章取义,教育局充分信任教师的专业自主性,不需为教师制定额外的采访或言论指引。若有疑虑,亦有相应处理流程,将安排督学及国文领域专家入校观课协助了解。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