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川普挥动关税大棒,全球企业抢着出货,导致全球海运短期现货运费和空运成本飙高。但货主并不想在这个时与航商签下长约。
根据航运分析公司Xeneta的数据,中国大陆至美东之间40呎标准货柜即期运价在4月1日单日平均上涨9%到322美元,美西在线涨16%至383美元。空运也不遑多让,越南至美国的空运费用在4月第一周上涨8%,中国至美国也涨5%。
Xeneta首席分析师桑德(Peter Sand)表示,「高度不确定往往能给航运业者创造机会,让他们在海运供应链陷入困境时,借由调涨运费来获取利润」。
供应商努力联系客户想尽快出货的包括:曾在川普第一任期宣布钢铝课税时吃过大亏的英国科学材料供应商Goodfellow。该公司货柜轮当时横跨大西洋正走到半途,等抵达美东,成本增加大约10万英镑(约13.12万美元)。
瑞士巧克力大厂Lindt为规避加拿大对美国的报复性关税,也紧急从美国工厂运送大量商品到加拿大。
汽车大厂如英国的Jaguar Land Rover与德国的Audi则已暂停对美出口,这导致德国布莱梅港堆积了大量汽车。该港口所有者BLG表示,汽车制造商和航商正努力应变,决定让哪些车辆登船运往美国。
航运专家预计,短期内,即期运价将保持波动,各地港口可能要为拥堵做准备。但长期而言,由于美中陷入不断升级的贸易战,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需求将下滑,料压低长期运价。
川普在这时宣布关税政策,对许多美国进口商来说,很是棘手。他们通常在3和4月与承运商敲定年度长约,并于5月1日生效。
桑德指出,「时机再糟不过了」。许多人尽可能地依赖现货市场,避免签订一周或一个月之后可能就无利可图的合约。
此外,还有另一个可能进一步扰乱全球贸易流动的挑战: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提议对中国制船舶征收昂贵的港口费用,每次停泊约100万美元,以振兴美国造船业。这项提议遭到强烈反对。
航运公司和贸易团体警告,如果船只因应之道是停靠较少的港口,这些费用将损害美国农产品出口,提高美国消费者物价,并威胁到美国码头工人的就业机会。来自亚洲的船舶平均停靠四个美国港口。外媒报导,USTR正重新考虑其提案。
值此之际,全球贸易唯一不变的是高度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