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在地球上行走数十万年,自认已见过所有颜色,但一项来自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的实验,却挑战了这项认知,一组研究团队宣称,他们通过雷射光直接刺激视网膜,成功让受试者「看见一种从未有人见过的颜色」。
卫报报导,这项争议性十足的实验结果近期刊登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研究人员通过雷射脉冲,精准对准并刺激受试者视网膜中一种名为「M锥体细胞」的感光细胞。由于自然光无法单独刺激此类细胞,研究团队认为,这种通过人工方式产生的视觉体验超出了人眼的自然感知范围。
尽管参与实验的5名受试者将这种新色描述为「蓝绿色」,但研究团队表示,这只是接近而无法准确描绘。
柏克莱电机工程学者伍仁(Ren Ng,音译)表示,「从一开始我们就预测它会是前所未见的色彩信号,但无法预料大脑会如何诠释它」,称「这真是令人震撼,饱和度极高。」
研究团队将这种颜色命名为「olo」,名称源自二进位编码「010」,象征L、M、S三种视网膜锥体细胞中,只有中波长感光的M锥体被启动。
团队并释出一张蓝绿色方块图像作为示意,但强调此颜色无法经由屏幕或印刷品准确呈现。研究团队的视觉科学家鲁尔达(Austin Roorda)指出,「屏幕上显示的,不是真正的olo」,称「真正的olo远比屏幕显示的版本强烈而深刻。」
一般人之所以能分辨不同颜色,是因为视网膜上的三种锥体细胞(L、M、S)对不同波长的光产生反应。但自然光无法只启动M锥体,这使得olo成为自然界中难以出现的现象。
不过,这项发现也引发部分专家质疑。英国伦敦圣乔治大学视觉学者巴布(John Barbur)表示,olo并非真正的新颜色,「它只是对具有正常红绿感知系统的个体来说,一种饱和度更高的绿色,这类颜色只有当M锥体单独受刺激时才能产生。」他认为该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有限。
研究团队则表示,这项技术被命名为「奥兹视觉」(Oz vision),取自小说《绿野仙踪》中翡翠之城(Emerald City)的概念。未来或可应用于探索视觉认知的基本机制,甚至研究色盲与视网膜疾病,如视网膜色素病变(retinitis pigmentosa)等。
那大众有机会亲眼见到olo吗?伍仁坦言:「这只是基础科学。我们不可能很快在手机或电视屏幕上看到olo,它也远远超过目前虚拟实境技术的呈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