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曾为中世纪欧洲铸币中心 捷克银矿小镇启发电玩灵感

    捷克银矿小镇库特纳霍拉(Kutná Hora)曾是中世纪欧洲铸币重镇,过去是波西米亚王国的财政中心,因保存完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亦成为捷克电玩游戏的取景灵感。(中央社)

    捷克拥有丰富的中世纪遗迹,曾是欧洲铸币中心的捷克银矿小镇库特纳霍拉,因保存完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亦成为捷克知名电玩游戏的灵感来源。

    近期,捷克游戏公司战马工作室(Warhorse Studios)推出的「天国降临:救赎2」(Kingdom Come: Deliverance 2),背景设置在1403年的波希米亚王国,游戏中呈现的历史背景与社会文化,如矿工生活、修道院制度、铸币流程与贵族权力斗争,大量参考库特纳霍拉与周边地区历史。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战马工作室全球公关经理斯托尔茨-兹维林(Tobias Stolz-Zwilling)表示,重现库特纳霍拉的样貌,无疑是开发游戏时最具挑战的部分。「这座城市有上百栋建筑、数千名非玩家角色(NPC),他们有自己的日常作息与行为模式,这让整个系统变得非常复杂。」

    位于首都布拉格东南方约70公里库特纳霍拉(Kutná Hora),因具备丰富历史与保存良好的建筑,在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今年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0周年。

    中央社记者实地走访库特纳霍拉,逐一拜访游戏中出现的地点。库特纳霍拉曾是中世纪全欧洲的银矿开采与货币铸造重镇,在14至16世纪达到鼎盛时期,是波希米亚王国的财政中心。波希米亚王室在意大利宫(Vlašský dvůr)内设立皇家铸币厂,铸造出「格罗森银币」(Groschen),是当时欧洲通行的主要货币之一。

    意大利宫曾举行王室会议与司法审判,如今则成为博物馆,展示中世纪的货币、铸币工具与皇室文物,游客可亲自体验古老的铸币流程,甚至制作自己的纪念币。

    在意大利宫附近,有座建于1495年的「石头喷泉」,采哥德式风格、十二边形石建成,是中世纪晚期的重要公共基础建设。因当时银矿产业兴盛,导致地下水污染,对干净水源的需求急遽上升,因此当局便决定从2公里外引干净的水入城。

    石头喷泉是当时最大的储水塔,供居民饮水、烹饪与清洗。这项工程在500年前相当先进,显示库特纳霍拉作为经济重镇的技术水准。如今喷泉已不再供水,但仍完整保留下来,让后人了解城市生活的演进。

    此外,库特纳霍拉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圣芭芭拉教堂(Chrám svaté Barbory),也呈现与矿业历史的链接。圣芭芭拉教堂始建于1388年,建造工程持续逾500年,以矿工的守护圣人「圣芭芭拉」(Saint Barbara)为名,教堂内部可见描绘矿工日常工作的壁画。教堂外观气势磅礡,拥有哥德式风格的高耸拱顶与华丽的飞扶壁。

    库特纳霍拉另一座知名教堂——人骨教堂(Sedlec Ossuary)是当地最奇特的景点,甚至被CNN封为世界最可怕的七大景点之一。这座小教堂看似朴素,内部有超过4万具人骨装饰成吊灯、十字架、圣杯与盾徽等艺术作品,传达「死亡之前人人平等」的宗教理念与省思。

    许多骨骸是14世纪黑死病大流行、15世纪胡斯战争的死者,最初被安葬于修道院墓地中,由于逐渐无法容纳日益增加的遗体,17世纪时,工匠以极富创意的方式整理这些遗骨,并装饰成今日的样貌。

    在捷克银矿小镇库特纳霍拉的「石头喷泉」,是中世纪晚期的重要公共基础建设,供居民饮水、烹饪与清洗。(中央社)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