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特尔(Intel)近十年来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在快速成长的人工智能(AI)芯片市场中错失挑战辉达(NVIDIA)主导地位的机会。
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在上任后首次财报电话会议上向分析师表示,英特尔有意扭转这个局面,但也坦言:「这不是短期能解决的问题。」他说,将全面查看公司现有产品,针对为用户运行任务的机器人和智能代理在内的新趋势来加以强化。
这个任务挑战不小,因为辉达现在已不只是卖芯片,而是从芯片、线材到软件编译器,整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一手包办。陈立武周四表示,英特尔未来也将走向类似的全方位布局。
英特尔财务长辛斯纳(David Zinsner)则表示,短期内不会再大举收购。他接受路透访问时说:「我们目前的优先事项,是让资产负债表恢复健全。」
这表示陈立武集成 AI 策略的努力,将完全靠自家资源来推动。
陈立武说:「我们正以整体性策略重新定义产品阵容,优化现有产品以因应新兴AI工作负载。我们的目标,是成为客户首选的平台。要达成这一点,就必须彻底改变我们的设计与工程思维,并提前预判客户需求。」
按过去英特尔的做法,多半是让 AI 新创公司负责开发新芯片,然后再通过收购纳归旗下。2016至2019年间,英特尔相继收购 Movidius、Mobileye、Nervana 和 Habana Labs 等芯片公司,希望借此打入 AI 市场。
其中 Mobileye 在自驾车领域仍维持强劲地位,英特尔也在该公司分拆上市后保留部分持股;但其他几桩交易并未帮助英特尔在 AI 领域对抗辉达取得实质进展。
Technalysis Research 首席分析师欧唐诺(Bob O’Donnell)告诉路透:「英特尔长期以来都具备自行开发关键芯片的能力,因此他们回归自家开发路线并不让人意外。如果他们能打造出一套合适的软件支持,让新芯片容易部署,那么就还有机会──但一大前提是能做到。」
也有分析师指出,辉达的市场主导地位,加上 Amazon、Google 等大型云端运算业者也积极开发自家 AI 芯片,Intel 要切入市场的空间相对有限。
持有英特尔股票的 Gabelli Funds 基金经理人苏山托(Hendi Susanto)表示,从英特尔最新释出的消息可见,英特尔的 AI 策略将着重于运行 AI 应用功能与边缘设备的芯片和系统。
但他说:「这些领域虽具潜力,但其成长的规模与速度仍不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