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7465 帖子

    加拿大第四季GDP增速2.6%,国际资本正抄底加国地产!

    据彭博社报道,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加拿大经济表现超出预期!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最新的报告,2024年第四季度加拿大GDP以2.6%的年化增速增长,远远超出市场的原本预期。要知道,此前,路透社的调查和加拿大央行预测的增速仅为1.8%,这也说明加拿大的经济形势远没有专家想象的这么差。 从具体数据来看,家庭支出是推动这一增长的主要原因。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家庭支出增长1.4%,创下两年多以来的最快增速,特别是在新卡车、厢式货车和SUV等车辆的购买上表现较为突出。与此同时,零售购买数据也在去年年底表现优异,12月的零售贸易增长了2.6%,创下自2021年6月以来的最大增幅,这很可能是受到低利率政策和销售税假期刺激的影响,从而促成了这一回升。 在第四季度,加拿大的住宅建设增速达到了三年多以来的最快速度,但与此同时,企业库存的减少仍然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抵消作用。此外,统计局还表明,第四季度按人均GDP增长了0.2%,结束了此前连续几季度的负增长,这也标志着加拿大经济在经历了一系列降息刺激之后,开始步入上升势头。12月的实际GDP增长0.2%,初步估算显示,2025年1月的增速可能会略微加速至0.3%。尽管如此,仍有一些人对经济增长持观望态度。CIBC资本市场的首席经济学家Avery Shenfeld就表示,特朗普威胁对加拿大商品征收关税威胁就可能成为2025年增长的潜在阻力。一旦关税壁垒成形,很可能会抑制资本支出,进而影响经济复苏的持续性。Shenfeld还提到,市场对这份超出预期的报告的反应可能会受到担忧的影响,央行也可能考虑在3月再次降息,特别是在关税形势不利的情况下。 大资本趁机吸纳加国地产在经济学家对加拿大经济前景表示担忧的同时,精明的大资本却已看到了加国的投资机会,尤其是房地产开发。据彭博社报道,在本国中小投资者离开房地产市场的同时,养老基金和富豪正在抄底加拿大房产。 彭博社的报道称,过去几年里,租赁型公寓大楼(Apartment)逐渐取代了市场型公寓(Condo),成为推动加拿大住房供应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曾经活跃在市场型公寓市场的小个人投资者也正在退出这一舞台。 这些个人投资者曾通常在公寓建设开工前购买单元,待建筑完成后进行出租。然而,由于贷款成本的上升、低迷的租金和不断下跌的房价,他们的投资回报大幅压缩,甚至月现金流变为负数,这迫使他们纷纷撤资。要知道,这些个人投资者曾是近几十年来新住房供应的关键推动力。随着这些投资者退出市场,养老金基金等机构和一些富豪开始看准市场机会,加大对房地产的投资力度。 美国著名的私人股权投资及投资管理公司黑石集团就是其中之一,它曾于去年收购了多伦多的Tricon Residential,成为了目前加拿大最大的租赁公寓开发商之一。 同时,加拿大一些最大的养老金基金正在将现有的购物中心改建为全新的居民社区,比如BC省公共部门养老金基金正在改造多伦多Cloverdale Mall,而较小的基金机构则开始在加拿大各地投资了几十个单独的建筑项目。这种市场转型不仅影响着加拿大人的居住环境,同时也为大资本进入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空间。许多市场型公寓开发商已经开始调整策略,重点吸引大型投资者群体。总部位于多伦多的TAS 首席执行官Mazyar Mortazavi表示:“我认为公寓市场不会像以前那样复苏,个人投资者已不再是推动公寓市场的主力,市场机会现在将由机构资本来把握。” 开发商过去可能只考虑开发单一公寓楼,而现在他们正在考虑与新资本合作,去推动多个建筑的共同开发。就比如去年,开发商Carlo Timpano还在考虑多伦多一块地的开发方案,这块地足以建成一座50层的建筑。但最终,他和他背后的资本还是选择把这块地建造租赁型公寓而非市场公寓。Timpano表示:“当你把持有土地等待市场复苏的成本和建设租赁公寓的成本做对比时,显然租赁公寓的利润回报更具有前景。”此外,虽然新楼花市场目前仍供应旺盛,但随着未来建设放缓,等到这些建筑在五年或更长时间内完工时,交房后出租获取投资回报的竞争可能会减少,这对投资者而言,又是一个新的商机。 正如开发商Timpano所言:“在我们交付产品的四到五年内,房产供应将会稀缺。”同时,一些其他租赁公寓开发商也在抓住这个机会,来弥补市场型公寓建设放缓带来的影响。据加拿大住房机构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CMHC)的数据,去年全国住房开工量增长了2%,超过24.5万套,这主要是由于租赁公寓建设的推动。大型机构已开始接手那些未完成预售的市场公寓项目,转而进行租赁公寓开发。 全球房地产投资管理公司BGO的加拿大负责人Christina Iacoucci也表示:“这些市场公寓开发商已经为土地完成了准备工作,但最终却未能动工。我们从中获得了许多有趣的机会。”BGO目前管理着约$300亿的加拿大资产,主要为养老金基金、保险公司和捐赠基金服务,有10座租赁大楼在不同的开发阶段。但仍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这些新的投资项目,也可能不足以应对加拿大日益严峻的住房短缺问题。 CMHC的预测显示,今年加拿大的新建住房开工量可能在22.66万套到24.3万套之间,低于2024年的水平。这表明,尽管租赁公寓的建设进度有所推进,但整体住房供应仍远远不足。CMHC副首席经济学家Tania Bourassa-Ochoa表示:“我们距离实现负担得起的住房市场还差很远,因此我们不仅要保持目前的租赁住房建设进度,还要加速这一进程。” 这也意味着,加拿大政府和开发商将会继续寻找新的方法来推动更多的住房建设,尤其是在租赁住房的开发方面。信息来源:彭博社

    杜鲁多一家买菜花15万纳税人买单?!他工资是干嘛用的?

    根据最新公布的文件,加拿大总理贾斯廷·杜鲁多(Justin Trudeau)的食品开销平均每周高达$1,515,两年共计花了$157,642,并全部由纳税人承担。文件显示,在2021-22和2022-23这两年期间,总理的家庭食品支出共计$157,642,其中2021-22年支出$76,214,2022-23年支出$81,428。这些数据来自枢密院办公室(Privy Council Office)。 加拿大纳税人联合会的Franco Terrazzano说,“总理因公务花费纳税人的钱无可厚非,但纳税人不应承担他个人的食品开销”。“现行政策必须改变,政府需要提高透明度,而任何有意成为下一任总理的人都应承诺不会让纳税人为他们的私人食品买单。”文件指出,这些支出还包括总理在两处官方住宅(Rideau Cottage和Harrington Lake)举办的活动所需食品,但未提供具体活动详情或日期。数据显示,在2021-23年间,两处住宅的家庭食品总开销为$188,864.45,但杜鲁多仅偿还了$31,221.57。 在扣除偿还部分后,2021-22年的食品支出仍达$76,214.76,2022-23年的支出则为$81,428.12。文件说明,自1985年以来,总理需根据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的家庭支出数据报销部分食品费用,并按照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调整以适应通货膨胀。然而,根据达尔豪西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2023年食品价格报告,加拿大普通家庭在2022和2023年的每周食品开销仅为$288,远低于总理的$1,515,差距达五倍之多。 相比之下,2022年加拿大人的平均年薪为$73,147.36,而总理的年薪高达$406,200。此前的报道显示,2015年至2022年3月期间,杜鲁多的食品支出总计$345,230,年均约$57,538。相比之下,前总理史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在2007至2015年间的食品开销为$417,745,年均$52,218。政府在2006年之前未曾记录总理的家庭开销。 总理一家的餐食由私人厨师在外部厨房准备后送至Rideau Cottage。在2022年24 Sussex Dr.官邸因安全隐患被关闭之前,总理的食物曾在该处的厨房制作。然而,国家首都委员会(National Capital Commission)拒绝透露目前总理的餐饮由何处提供。Terrazzano说,“杜鲁多的食品开销甚至超过了普通加拿大人全年的收入,这简直令人震惊”。“有个疯狂的想法:总理是否应该像普通人一样自己支付食品开销?” 华人网友表示同意: “怪不得加拿大政客都想竞选总理。” “不是付他工资了吗?为什么要付这些” “在土豆的心里,除了他自己就是难民,然后到处装逼!”

    封面故事/劝世三姊妹 与亡魂和解

    「劝世三姊妹」音乐剧中的主角大姊宋国珍,在戏中握有三张符…… 「劝世三姊妹」串起一家人横跨在阴阳两界中的遗憾与两代之爱…… 曼哈顿外百老汇的Theatre Row,仅有105个座位的小剧场座无虚席。熟悉的乡音在空气中流转,久居纽约的游子,从维吉尼亚州、芝加哥远道而来的台湾乡亲,甚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观众,都在此起彼落的笑声与抽泣中,共同见证这场台美携手打造的创举。 台原创音乐剧 进军美国 来自台湾跃演剧团的「劝世三姊妹」,成为首部进军外百老汇的台湾原创音乐剧。剧情讲述云林虎尾宋家三姊妹(弟),本为拿回老家地契返乡,却在长辈弥留之际阴错阳差卷入遗嘱之乱,须学习父母留下的牵亡团歌阵,才能独拿巨额家产。三姊弟彼此相爱相杀的纠葛、大家族间不为人知的往事,以及父母缺席所埋下的怨恨,都在这次返家的旅程中一一梳理、逐步和解。 「牵亡歌阵」为普遍流行于浊水溪以南的传统文化,通过歌舞牵引亡者至西方极乐世界。 「劝世三姊妹」以此为索,不仅串起宋家人横跨阴阳两界的遗憾与爱,也将表演者与观众的情感紧密相系,搭起台湾与美国的桥梁。 观众笑泪交织 埋下种子 这次决定前来美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结果。剧团与长期将百老汇音乐剧引进大中华市场的制作人丁垦(Ken Dingledine)有过一面之缘,然而对方却从未想过将台湾作品带进美国的可能性。直到2024年高雄Live Warehouse演唱会,在业界人士的广泛好评与团队的主动邀请,丁垦亲自前往观赏这部作品。 他回忆说,自己在完全不了解背景、听不懂台语的情况下误打误撞地进入剧场,却被演员的肢体语言、观众笑泪交织的反应深深打动,也因此埋下了进军纽约的第一颗种子。将在地文化结合百老汇音乐剧风格,是跃演的金字招牌。但这次跨海登台,团队不得不在剧情完整度与商业化之间做出抉择——原本长达190分钟的剧情,被浓缩至110分钟,服装与音乐也相应调整。 浓缩剧情 呈现作品内核 制作人林易衡表示,删减的过程是创作者最大的挣扎。三小时的版本,能够细腻铺陈牵亡文化与家族纠葛,让观众逐步沉浸其中,甚至在舞台上照见自己的影子,虽纽约版本得以保留全曲目,如今剧情却不得不将情感收束得更为精练。 剧团导演曾慧诚则表示,在时间受限的条件下,最重要的是「把故事讲清楚」。歌词的韵脚、文化背景的细节,仍需要长时间打磨,甚至需要熟悉双语的创作者参与,才能让宋家的故事走得更远。 然而,删减的过程也让团队更加客观地审视作品的内核,找出最能够跨越语言与文化隔阂的故事线。 文化转译 成为最大挑战 另一位百老汇资深制作人达威尔(Barbara Darwell)最初认为,为顾及商业市场,应削弱「牵亡」文化的比重,聚焦在爱、死亡与家庭等较为普世的主题。但让团队意想不到的是,在第一场演出坚持保留牵亡歌阵后,她却深受感动,反倒建议团队保留其原汁原味,让团队备受鼓舞,也证明即使语言不同,人们仍能对宋家人的故事产生共鸣。 即便如此,文化转译仍是最大的挑战。即使身处世界之都纽约,要让海外观众理解台湾的传统习俗「牵亡」,感受那些埋藏在语言之中的微妙情感,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例如,长姊宋国珍因对父亲的怨恨,整出戏从未唤他一声「爸爸」,直到最后送别时才终于松口。 这份情感的转折,在字幕中只能简单译为「Dad」,否则过多的解释,反而会让外国观众难以消化。 曾慧诚与林易衡坦言,文化背景不同,团队无法预测海外观众的反应,「但也正因为未知,所以我们才要来这里试试看」。 说书人薛定洲 翻译细节 为了让非华语观众更顺利进入故事,剧组邀请曾在百老汇音乐剧「芝加哥」登台的台湾演员薛定洲(Albert Hsueh)担任旁白,通过他的英语解说与字幕,帮助观众理解台语与中文难以翻译的细节。 但是,薛定洲的角色不仅止于旁白,他更充分发挥外语实力与生动演技,化身为阴间使者,牵起阴阳两界与观众之间的桥梁,甚至在已经熟背剧本的状况下,仅用一天时间,便迅速吸收临时修改的最终版本。 实验音乐会 海外试水温 这次演出的定位,被定义为「音乐会」(Presentation)而非正式海外巡演,除了代表这次演出本质为一场「实验」,也让观众明白这并非最完整的呈现。此外,外百老汇规模较小、交互性更强的特性,也让团队能够近距离观察观众的反应,直接收获最真实的回馈。 「创作重视的是过程,因为结果是未知的」,曾慧诚说。来到纽约,团队的最大动机并非售票回本,而是试水温—看看外国观众如何看待台湾本土的故事,而非一蹴可几地让这部作品登上外百老汇的长期展演。「跃演」首席执行官侯淙仁亦感叹,这次能够来美国完成这场实验,有赖于台湾文化部与G2C+联盟等企业资金大力支持,毕竟这场非售票、不以巡演为目标的演出,本就无法以商业回收为前提,更遑论背后高昂的成本。 缺乏资源 开疆扩土不易 在台湾,音乐剧产业仍在萌芽阶段,文化沃土深厚,却缺乏足够的资源,使得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然而,台方制作人林易衡坚信,台湾创作者的软实力不逊于国际,且台湾剧场人员的效率是举世闻名,他仍为「劝世三姊妹」的故事感到骄傲。但这一年来,他频繁来纽约观赏音乐剧,发现「持久性」、「规模化」,以及愿意花时间「培育」故事的制作思维,或许才是台湾音乐剧产业值得借镜的方向。 作为探路者,跃演剧团凭借「劝世三姊妹」中大姊宋国珍烧出的三张符,一砖一瓦地构筑了台湾音乐剧输出至美国的桥梁。第一张符,是识得这部作品价值的伯乐;第二张符,是政府与企业投注的资金;而第三张符,则是一个团队对于故事深沉且热烈的爱。

    安徽幼儿园校车「起火还继续开」 3名5岁女童被烧死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炎刘镇一辆幼儿园校车,日前在接孩子前往园方途中起火,造成三名五岁女童遇难,校车安全引发质疑。据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校车不只一次起火,但「司机继续开」,后来校车在路边燃起熊熊大火,冒出浓烟,多人试图打开尾部车门,道路另一边,20个左右的幼儿被带到路边等待,视频中传出家长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来源:YouTube 综合媒体报导,事件发生于2月27日上午,当地殡仪馆证实称,已经接收到三名孩童的遗体。一名丧命女童的父亲邵先生表示,这辆接学生上学的校巴比较破旧,他听现场目击者说,该校车已不只一次在行驶途中起火,「第一次起火时,司机灭了火,还继续往前开」,后续才发生大火。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邵先生表示,当天早上8时左右,他送孩子第一个上了校车,后续校车去接其他孩子,在前往幼儿园途中,大概在8时半校车起火。起火时他五岁的女儿在校车上,没有被救下来。 网上流传的视频中,只见该辆校车被烧至只剩漆黑的车架,多名幼童被安排在道路旁等待,数量目测超过20人。多名家属还说,事发时这辆校车搭乘了约30名孩子,但根据校车车身标注的核载人数都是19人,显然有「超载」问题。而且家长们还在幼儿园的一辆校车上发现一瓶灭火器已经过期。 据了解,寿县警方2月17日才发文表示为开学季进行了「校车大检查」。2月28日上午,多名家长前往出事的幼儿园向园方了解情况。据了解,该幼儿园目前还是正常营运。

    台湾基进女悍将杨佩桦宣布退党 并退出议员选举

    有意参选下届高雄市前镇、小港选区的台湾基进党高市党部首席执行官杨佩桦昨日无预警辞党职,今天更宣布退党,且取消2026市议员参选计划。她直言,党中央忽视基层声音,某些选区有意与时代力量等小党结盟,她无法再忍受。 高市议员兼基进党高市党部主委张博洋表示,选举是艰辛且漫长的过程,很感谢佩桦愿意投身公共事务一起为理念打拼,也尊重她需要暂歇脚步的决定,政党是理念的大船,载着对台湾有相同梦想但未必相同做法的一群改革者,能理解要驾驶这艘船想方设法在逆风前行十分不易,至于基进与小党合作的部分,将由党中央统一回应。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杨佩桦2022年参选林园大寮区议员,以「可以胖不能坏」竞选词一炮而红,多次跟国民党议员邱于轩针锋相对。杨佩桦落选后担任基进高市党部首席执行官,去年起勤跑前镇小港选区,她跟时力汤茹婷及小欧盟于仙玲同选区,此次退党风波疑与基进与小党结盟有关。 杨佩桦今午在脸书声明说「退出台湾基进,也取消2026的选举计划,在台湾基进的阶段式任务完成了」。 杨佩桦表示,她回到高雄的下个任务就是提早经营选区,努力让基进再增加一席市议员,过去一年先后成立服务处、组织团队、跑地方行程、研究政策及处理陈情选服等。不过,从去年起党中央高层想要推动小党联盟,她对于小党集中打击蓝白非常赞成,「但若谈及2026地方选举,我则反对与时力结盟」,而党主席及秘书长未取得党内共识,忽视地方基层声音,就已经开始与其他小党进行讨论。 杨佩桦强调,她加入基进,并以基进为荣,正是因为台湾基进坚持台湾独立建国、反对中华民国的内核理念,更被主打南部政党的思维深深吸引。因此,「现在若为了有利于某些选区的选举,而与有时力在内的小党联盟从合作地方选举布局,我则无法再忍受」。 她说,时力的问题并不是「昌派」在不在,2024总统支持谁还得拔草测风向的政党,时力与台湾基进一路以来的内核价值有落差,所以她真的无法接受她支持的政党要跟路线不明的政党合作。 杨强调,她已经争取沟通至少半年,但经营选区的参选人意见进不到中央,还得被秘书长酸「上次在林园大寮的票太少,可能没有判断能力」。

    Breaking

    美征对等关税 今年对中累计增课54% 中:已留政策空间

    今年以来,所有商品已被川普政府额外加征20%关税的中国,在川普总统2日宣布的行政命令中,再被加征34%的对等关税,中国官方1日表示已预留了政策空间。 彭博(Bloomberg)报导,一位美国官员表示,一旦川普政府的对等关税实施,今年美国对中国商品的累计关税税率将升至54%。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马斯克传5月离开效率部 特斯拉股价反弹

    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及国家广播公司(NBC)等多家媒体2日报导,川普总统上周已告知其内核圈和内阁成员,马斯克将在未来几周或数月内卸下政府职务。对此,白宫发言人李维特(Karoline Leavitt)在社群媒体发文称,「马斯克和川普都公开说过,一旦马斯克完成他在政府效率部 (DOGE) 的出色工作,就会依特殊政府雇员(special government employee)的规定离开公职」。 特殊政府雇员身分代表此人每年工作日最多130天;若依川普1月20日上任开始计算,马斯克的特殊政府雇员身分将在5月底到期。 var admarutag =...

    川普对等关税 中国34%台湾32% 称美国贸易紧急状态

    全球贸易大战即将开打,川普总统2日于白宫宣布对等关税内容,针对18个经济体课征一半的对等关税,包括中国、台湾、欧盟,并对其他国家课征至少10%的关税,幅度高于预期,美股在盘后交易呈现下跌。 此次美国在过去两度加征针对中国关税的基础上,再加34%的对等关税。在台湾部分,川普指出,台湾向美国课征64%的关税,美国拟向台湾课征32%的对等关税。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蝙蝠侠」方基墨罹喉癌却死于肺炎 医曝二大关键染病难愈

    「蝙蝠侠」方基墨(val kilmer)本月1日惊传病逝洛杉矶,享寿65岁。他2014年罹患喉癌且气切,造成发声困难,女儿向「纽约时报」证实,爸爸的死因是肺炎。医师研判,喉癌患者气切后,虽然可以降低吸入性肺炎的风险,但肺部之前所受到的反复性伤害,恐难已复原,且癌症治疗时,身体免疫力降低,也容易再次遭到感染引起肺炎与死亡。 根据「TMZ」报导,方基墨虽对外声称已抗癌成功,但身体状况依旧不佳,多年卧床不起,由于化疗让他体力无法负荷,但他的身体机能已经无法运作,最后都在医院治疗,而在3月底时更是每况愈下,人生落幕时,家人都在身边陪伴他走完最后一程。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台湾新光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侯宗佑表示,喉癌属于头颈部癌症之一,每年国内新发生患者约有500人致病原因与吸烟、饮酒、基因遗传有关,主要是烟、酒的致癌因子,长期刺激喉咙及下咽的粘膜组织,导致异常变化,另有家族病史者都是罹癌高风险族群。 侯宗佑指出,依喉咙结构有二大功能,分别是发生与吞咽,罹患喉癌后,常见症状为声音沙哑、吞咽困难、吞咽疼痛,甚至癌细胞会转移至淋巴结,造成颈部出现肿块。但喉癌初期症状不明显,待出现声音沙哑或吞咽困难、疼痛时已是晚期,造成病人治疗预后往往不佳。 喉癌治疗方式依癌症生长位置、大小不同而有所不同,包括手术、电疗、化疗等,特别是肿瘤太大时,若直接切除范围太大,恐影响发声及吞咽功能,这时多先进行2至3次前导性化疗,让肿瘤缩小后,再进行手术切除。 据报导,演员方基墨罹患喉癌,并进行气切,侯宗佑说,喉癌患者由于治疗过程会造成喉咙组织肿胀,进而压迫气管影响呼吸,必须给予气切,或罹癌后吞咽功能受到影响,患者进食常出现呛咳,容易引发反复性吸入性肺炎,也可进行气切手术,降低发生机会。 方基墨死于肺炎,而非喉癌,侯宗佑研判,第一、气切后虽然可以降低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风险,但可能是肺部之前所受到的反复性伤害,恐难已复原;第二、癌症治疗时,身体免疫力降低,容易遭到感染所致。 侯宗佑说,当患者随着病情好转、呼吸畅通,气切管有机会移除,但多数病人由于治疗预后不佳,且治疗后喉咙组织肿胀多是长期性、永久性,气切管就无法拔除。 侯宗佑提醒,避免罹患喉癌,不可吸烟、喝酒,一旦声音沙哑、吞咽困难、吞咽疼痛、体重下降等症状超过二周,应速就医检查。患者平时应通过运动、营养充足,增加免疫力,对抗外界感染的威胁。另依国际少部分研究指出,下咽癌致病原因与人类乳突病毒有关,此类患者多为女性,不烟不酒,不论男女可以接种疫苗预防下咽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