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9048 帖子

    约旦王室庆祝斋月,王后翩翩起舞,不包头巾备受好评(图)

    img { height: 697.67441860465px;width:600px;}img { height: 652.17391304348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63.6363636363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84.61538461538px;width:600px;}近日,约旦王室的一场温馨聚会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他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伊斯兰教重要节日 —— 斋月的到来。斋月是伊斯兰教历的第九个月,对于穆斯林来说具有极为神圣和特殊的意义。在斋月期间,成年的穆斯林在日出后到日落前要进行斋戒,即禁食、禁水以及克制一切不良行为和欲望,以此来磨炼意志、敬畏真主,同时反思自我、增强对信仰的虔诚和对他人的怜悯之心。日落之后,穆斯林们会与家人、朋友团聚,一起享用开斋饭,这也是斋月里充满温馨和欢乐的时刻。斋月结束后,穆斯林们会迎来盛大的开斋节,人们身着盛装,走亲访友,互道祝福,举行各种庆祝活动。3 月 3 日,约旦国王阿卜杜拉、拉尼娅王后、侯赛因王储、王储妃拉杰瓦以及萨尔玛公主等王室成员纷纷现身,以家庭聚会的形式迎接斋月。拉尼娅王后在她的官方 Instagram 账号上分享的视频,让大众有幸看到王室庆祝活动的精彩瞬间。画面中,王室成员们围坐在一起享用开斋饭,氛围十分融洽。阿卜杜拉国王热情地拥抱并祝福着年轻的家庭成员,尽显大家长的温暖风范。拉尼娅王后则举止优雅,微笑着向亲戚们致意,展现出王后的端庄与亲和。王储妃拉杰瓦公主在此次聚会中格外亮眼。她身着一袭藕紫色长袍,柔和的色调与精致的细节设计,完美衬托出她的优雅气质,不少网友称赞她在这个特殊节日里愈发美丽动人。拉杰瓦公主还与家人亲密互动,尤其是和 2 月份刚迎来第一个孩子阿米娜公主的嫂子伊曼公主,姑嫂之间的交流尽显亲密无间。拉尼娅王后当天选择了来自葆蝶家(Bottega Veneta)的绉纱粘胶纤维平纹针织连衣裙,简约大气的风格与她的气质相得益彰。此外,此次庆祝活动中,约旦王室女性成员未包头巾的形象也成为一大亮点。在中东地区,就连许多王室依然遵循较为传统的着装习俗,女性包头巾较为常见。而约旦王室女性的这种展现方式,彰显出包容与开放的态度,因此备受好评。约旦王室的这次相聚,不仅是对斋月节日的庆祝,更是一次文化的展示,向世界传递出约旦王室独特的魅力与价值观,也让全球网友感受到了斋月的神圣氛围与约旦王室家庭的温暖。 Advertisements...

    特朗普的高难度游戏:和通胀赛跑,共和党已经担心了 (图)

    img { height: 472.44094488189px;width:600px;}鸡蛋的“威力”仍在持续发酵,美国居高不下的物价水平成为共和党的“肉中刺”。3月,美国鸡蛋价格再度创下历史新高,通胀问题导致共和党内部开始浮现焦虑:若高物价趋势持续,2026年中期选举或将溃败。截至3月3日,市场研究公司Urner Barry的监测显示,用于跟踪和分析鸡蛋批发价格的指标Urner Barry Egg Index已经达到了每打(12枚)鸡蛋7.38美元的高价。鸡蛋价格最近已经成为美国通胀的“风向标”。尽管鸡蛋价格不包含在核心通胀指标中,但其作为日常必需品的特殊地位,以及具有易于衡量的价格特性,使其成为消费者感知通胀的重要参考。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竞选时曾高调承诺,上任首日便会着手降低物价,如今高涨的鸡蛋价格让特朗普当初的承诺显得苍白无力。最新盖洛普2月民调显示,特朗普经济支持率仅42%,较2017年同期低6个百分点,在近代总统中垫底。特朗普近期公开表态更多聚焦移民政策、联邦机构改革与外交事务。俄亥俄州民主党众议员Greg Landsman抨击:政府沉迷文化战争,却忽视民生痛点。特朗普的政策应对为缓解物价压力,特朗普政府初期打出两张“政策牌”:效率改革与能源增产。在效率改革方面,特朗普政府依托Elon Musk主导的政府效率部(DOGE),推动联邦开支削减和能源监管流程简化,试图通过“政府瘦身”来提升行政效率并降低财政负担。降低负担的效果暂未呈现,但选民已经开始对激进的改革表达不满。尽管如此,共和党战略家认为,随着时间推移,物价问题可能会成为选民关注的焦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本人坚信通胀完全是由能源问题引起的,因此反复强调增产原油的重要性。从最新情况来看,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要求降低油价的压力下,OPEC+最终决定继续推进恢复原油增产的计划,该计划此前已多次延迟。3月4日由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领导的OPEC+声明将于4月增加每日13.8万桶的产量。这是为期数月的逐步增产计划中的第一步,旨在逐步恢复原油产量。两张政策牌能否带动美国通胀下行仍需时间来验证,而2025年夏季将成为关键窗口期。共和党内部担忧浮现面对持续的通胀压力,共和党内部的担忧情绪日益加剧,弗吉尼亚州共和党主席Rich Anderson指出:若政策效果未能在8月前显现,选举惩罚不可避免。最新的消费者信心已经呈现下跌趋势。美国2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98.3,创2021年8月份以来最大单月降幅,徘徊2022年以来的区间底部。共和党参议员James Lankford表示:消费者信心下降部分归因于特朗普上任后的激进政策,尤其是关税威胁。参议员Mitch McConnell也警告说:全面关税将提高在美国经商的成本,进而推高消费者面临的价格。对于共和党而言,在如何调节政策安排与回应选民焦虑间找到平衡,将成为2026年中期选举前的最严峻考验。 Advertisements

    沈逸:特朗普和泽连斯基,谁是真正的“胆小鬼”?(组图)

    img { height: 307.22222222222px;width:553px;}img { height: 377.35849056604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48.83720930233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12.5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75px;width:525px;} 大家好,欢迎到本期的逸语道破。花了比较长的时间控制自己的情绪,我觉得这是一场比较艰巨的录制,要达成不能笑场的挑战。毕竟今天要讲的是一场极富戏剧性、极富表演张力的事情。美国最高领导人和乌克兰最高领导人在白宫,面向全世界,通过媒体直播,像教科书一般经典地演示了如何搞砸一场谈判。我们先从外交谈判角度来看一下,怎么搞砸一场外交谈判,从纯粹的谈判技巧、谈判流程、谈判策略等等要素来分析这件事为什么从一开始就注定要崩。首先,整起事件的背景大家非常清楚,乌克兰正在打一场代理人战争。所谓的代理人战争就是有人出钱,有人出枪,有人出人;其中出人的一方去打,出钱出枪的,很明显就是美国。 美国对乌军援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接着,美国国内政治发生了变化,换总统了,原先想给的,现在觉得不合算了。打个比方,就是甲方爸爸生气了,觉得乙方的项目进度不行,我要止损,于是乙方要跟他进行谈判,多少再给点呗,不能这样直接撤了,要有一些阶段性进展等等。那么,美国就抛出了一堆条件,在俄乌冲突中,有俄罗斯跟乌克兰两个冲突方,美国在跟这两家进行博弈:跟俄罗斯的博弈通过更加正规的、对等的外交谈判来展开,进展很明显是不顺的——因为俄罗斯在战场上进展很顺利,所以在谈判桌上要的就非常多。再强调一遍,特朗普想要在俄乌冲突中止损,想要尽快结束俄乌冲突,但他要的不是让大家觉得美国向俄罗斯投降,这是一个核心出发点;否则特朗普有比现在快得多的方式让乌克兰更听话,让俄罗斯更乐意地接受条件。但特朗普并不想这样做,因为这会让人得出一个结论,即特朗普向俄罗斯全面投降,这种认知不是他想要的结果,甚至是他要努力避免的结果。特朗普要赢,所以他要展现出力压俄罗斯,让俄罗斯接受拜登政府没有办法让俄罗斯接受的一些条件,以凸显出特朗普比拜登强,特朗普带领美国走向胜利。一旦做不到,他就选择另一个突破口。我收拾不了俄罗斯,我还收拾不了乌克兰?所以乌克兰要给钱,我不再给你无限制的援助,何况你之前跟拜登眉来眼去的样子,各种各样的恩怨纠葛,我还没跟你算账,现在你必须听我的话。在特朗普团队的认知中,有一种非常经典的恃强凌弱、居高临下的态度,凭借自己有钱,就鄙视所有拿了他钱的人,认为拿了我的钱就应该让我予取予求,对等、尊重根本不存在的。我不但要对你提要求,你还必须跪舔我,你必须把被我霸凌视作一种荣耀。直白地讲,这是一种非常扭曲的、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也是一个完全错误的认知框架。当然,现在面临一个客观的现实,在美国掌握决策权的不是只有一个特朗普,而是特朗普组建了一个团队,这个团队里的所有人都持类似价值观。他们的表现形式就是对内竞争性跪舔、吹嘘特朗普,阿谀奉承、溜须拍马到了令人发指的境界,有时候甚至可笑荒诞到极致;对外居高临下、狐假虎威、颐指气使,到处指责别人不尊重自己,就像电影教父里的那种桥段——当然,有一点区别,就是教父手下的小弟们是替教父干活,但很少打着教父的招牌到处招摇撞骗。特朗普对团队的管理虽然带有教父风格,但在管理效果和管理能力上还差得很远,完全不在一个水平。所以理论上讲,他根本不是一个适任的美国总统,但无论如何,因缘际会之下,他现在就是美国总统。在这种情况下,他对乌克兰抛出的那份协议,一定是不平等的。他就是要通过这种不平等、通过霸凌乌克兰来显示美国的与众不同。有人说特朗普为什么可以这么做?你不要把欧美的政治文化想成是一个披着自由民主外衣的伟光正国家,他们实质上是海盗文化,你可以把他们想象成一群洗手上岸的海盗。在他们看来,能抢来东西的就是好老大,能抢来更多的东西就是更好的老大;能一边抢别人东西,一边让那些被抢的人站在那儿说老大好的,就是最好的老大哥。特朗普就是要扮演这样一个角色。可以说,乌克兰走错路了,这条路是从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就走错了。如果乌克兰有后悔药能吃,时空穿梭回到1991年,听布热津斯基的意见,听基辛格的意见,再听米尔斯海默的意见,做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头堡。但凡有这种能耐和智慧、能听得进这些意见,根本不至于从苏联后期一直折腾到现在,做出每一个都是错误的决策。乌克兰的领导人没有这种智慧,也没有这种能力。但在此过程中,他有了另一项能力。有人说乌克兰被宠坏了,或者说他感觉不到力量的差异,认为可以将自己占据的道义高地和道德筹码无限放大,反向霸凌欧洲和美国。也就是说,他产生了一种虚幻扭曲的错误认知,这并不是说他的价值观是错的,本质是他错配了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尤其是对于他背后欧美盟友的理解。泽连斯基,你说他是天真执拗也好,或是自我中心也罢,他坚定地认为,凭借乌克兰现在所处的客观事实,采取对乌克兰有利的道义、法理上的解读,就是假设历史是从2022年2月冲突爆发的那一天开始的,之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构建出一套虚幻的事实,它就能占据道义高地,并且成功地从外界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持续勒索到源源不断的经济和武器援助,还能获得道义上光鲜亮丽的局面,甚至在国际舞台上让乌领导人以完全不符合国际社会实力匹配原则的方式,和其他大国领导人平起平坐,成为其座上宾。 3月1日,泽连斯基和英国首相会晤,签署了一份22.6亿英镑的贷款协议BBC 基于这样一种认知,当看到美国开出的条件时,泽连斯基当然不会采取任何同意的举措,他要的是美国给予的安全援助。从谈判角度来说,泽连斯基对于美国和乌克兰之间需要达成的那份协议的认知,要比特朗普的认知准确那么一点点。你要我跪也好,你要我卖也好,至少要给个价。你要有一个回报,所谓的回报就是你给我一个安全承诺。但这是一个死结,这东西但凡能给,这一切就不会爆发。因为美国不愿意给,事情才爆发的,很多人从中获得各种收益,包括个人政治收益,比如泽连斯基本人,最终就要把拿到的好处加倍吐出来,并且为搞砸所有的事情去支付代价。这是不以任何的意志和技巧作为转移的。当然,现在特朗普非常突兀地提出这个条件之后,造成这么一个局面:双方都玩“谁是胆小鬼”的博弈。但是实话实说,泽连斯基做得更极端一些,他就赌极限,赌美国有没有一个政治人物、有没有一个政治团队能够承受你的所作所为,导致俄罗斯军队兵临基辅的一个局面。这是第一层。第二层,泽连斯基似乎更加坚定、清晰和敏锐地看到了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裂痕。美国这样做,我有没有可能反而从欧洲那儿拿到一笔临时过渡的钱,低水平地支撑一阵子?我同样去赌只要得到欧洲的援助,我的战线就不会出现某种1918式的总崩溃。只要不出现一些1918式的总崩溃,俄军又在不断改进自己的战术位置,那么战场上产生的态势最终还是压到特朗普头上。当然,最后他有没有其他方案,我们可以再看。我们可以看到几样东西,第一,如何释放信号?在泽连斯基从基辅飞到美国之前,双方在新闻媒体中大量释放信号。美国不断说泽连斯基已经同意了、泽连斯基已经要签了,其中跳得最起劲的就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这些现象其实也反映了特朗普团队的一个特点,就是非常卷,每个人的KPI压力都非常大。泽连斯基释放的信号也非常清晰,他不会签一个没有安全承诺的东西。双方隔空喊话,甚至据说在此过程中还发明了一个“特朗普公式”,其实是一种虚幻——我在你这儿有投资,就是一种间接保障,俄罗斯人就不敢打;如果俄罗斯用某种不影响投资的方式打,或者干脆达成一个更加直白的、超过投资收益的保障,其实这可以完美被绕过,泽连斯基对此心知肚明,所以他要得非常清楚,就是美国最不想给的那个东西。可见,此次谈判或协议中的结构性内伤和缺陷始终存在。第二,就是泽连斯基的装束,没有穿西装。外交无小事儿,你在外交场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所有人都会进行解读。事实上,有美国记者就明确说,当他看到泽连斯基穿着这么一身装束从车上走下来的时候,感觉就有点不太妙。对特朗普来说,他跟泽连斯基要签的协议,是要向外传递特朗普要和平、特朗普正在取得和平、正在和乌克兰一致推动俄乌冲突走向和平等一系列信号。在这种场合,泽连斯基一身指挥战斗的服装,跟整个环境格格不入,甚至整个代表团就泽连斯基一个人穿这件衣服过来,传递的信号非常清晰。 泽连斯基会谈当日身着战斗服装纽约时报 第三,就是仪式安排。整场电视直播的点是什么?为什么要播那么长时间?双方代表团近似公开的表达,直接接受记者提问,其实就是特朗普想赚足分。他认为美乌签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不可能出现任何纰漏,所以不仅安排了媒体见面环节,而且这个环节还长达50分钟。其实就是在这个公开会谈中,特朗普预测要拿分。简单来说,美国其实希望看到这样一幕:不说泽连斯基当场跪下磕头、求收为义子,但起码抱着特朗普的手、亲吻他的戒指,感谢特朗普大统领带领美国为自由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进行一场肉麻到令全世界作呕的表演,极大满足特朗普的虚荣心。这是美方预期达到的目标。退一步说,即便你不识相,只要你呆着、别说话,让我们来表演,现场有的是想舔跪特朗普的记者,他们会抛出各种肉麻到令人发指的问题,还有特朗普身边那群忠心耿耿的、以万斯为代表的人会让他满意。这个会谈跟外交没啥关系。在此过程中,泽连斯基也在忍耐,在最后谈崩的时候,万斯出来质问泽连斯基为什么没有公开感谢特朗普的时候,泽连斯基只能掐自己的手。这表示什么?我想说话,但我得忍住。现在网上有人讲,这是一个唱红白脸的谈判,是一个签约前让记者去套双方真实底线的公开放话环节。这种对话环节的设计,要么为了凸显双方的外交友谊,要么为了凸显一方领导人的领导能力,主要服务于国内政治。如果是前者,那么书面翻译稿这类就可以了。所以,这场会面为了强化个人印象,为了国内政治得分的需求是非常明确的。对于外交官来说,尤其是涉及重大利益、且其中一方要做出重大让步的时候,直接放在聚光灯下,肯定会被大量人认为是一种不体面、不光彩、不应该做的事,这种事就不适合放在媒体下。一个有外交经验的人,当看到这些人情绪上头,无论是乌克兰驻美大使的动作,还是鲁比奥的反应,都反映了一线外交工作人员内心深处的某种真实想法。这轮谈判失控源自两位领导人在谈判桌上没有办法让对方屈服、接受自己的核心诉求,但两人却都具有极强的政治个性且精通政治表演,又不擅长情绪管理。这样两个人碰到一起演了这么一幕多少有点情景喜剧色彩的闹剧。如果万斯冲出来批评泽连斯基之后,特朗普出来降调,你小孩子说话不懂事,你不能这样,泽连斯基总统如何如何。如果特朗普全程以这种方式主持整个谈判的推进,那么可以说他精通某种居高临下的霸凌式的大国外交,但很明显他不是。他是一个没有办法对自己进行有效情绪管理的领导人,他直接破防了,他被拱火了,事情一瞬间就变得不可收拾。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办公室内激烈争执路透社 为什么要回归到外交谈判的本质或者说外交的本质?外交的本质是妥协。什么叫妥协?乌克兰到这儿来把这个约签了,接受了非常不平等、甚至是屈辱的单方面霸凌的条件,那么美国在面子上要给予他相应的尊重;你要把握一下平衡,而不是表现出一副把乌克兰摁在地上摩擦还要乌克兰赔笑脸的局面。这已经是霸凌了。大规模霸凌和胁迫现场,一场所谓黑手党式外交的大型现场直播——世界接受美国搞这样一个东西了。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人能真正改变美国的行为,但是美国的这种行为在对外战略上的实质收益和损耗是什么?特朗普团队可以不在乎,但是美国作为一个国家,必然为此支付相应的代价。因为爆发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事件,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外部的反应。这些反应体现出人们对这种外交谈判风格、技巧和特点的各种各样的思考。总体上,很多人感到惊讶,这件事客观上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就是用一种不容辩驳、无法否认、全球共睹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了什么叫美式霸权主义外交。这种外交是不讨人喜欢的,是损害国家形象的,是会摧毁或对冲美国通过所谓软实力积累起来的国家形象,并在中长期对美国产生无法逆转的负面影响。从外交谈判技巧来说,当你进入到这样一种谈判过程中,就会发现似乎大家可以站在事不关己的角度评论,比如很多人说,泽连斯基应该穿个西装,应该言语谦恭,应该抓紧一切机会去吹捧讨好特朗普,以此来获得实际收益了,显示出非常成熟和丝滑的跪式服务。但说实话,你站在泽连斯基的立场,如果你用西方的谈判理论去分析理解这个人以及他代表的这个国家、他所选取的谈判策略,泽连斯基不符合那些亲美人士的偏好,因为在他们眼中顶撞美国是地球上天字第一号大罪过,但从谈判和博弈论的角度来说,胆小鬼游戏就是这样玩的。虽然乌克兰跟美国的实力不匹配,但是乌克兰已经为美国当马前卒,已经为美国火中取栗,付出了如此高的沉没成本,然后你让我如此屈辱的、莫名其妙的自我放弃?那我当然是舍得一身剐,就算不能把你拉下水,我也要溅你一身血。我一个没本钱的人,更有意志跟你这个家大业大的人来搏一搏胆小鬼游戏了。...

    出拳速度堪比子弹!为什么螳螂虾的拳头不会碎掉?(组图)

    img { height: 397.35099337748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81.69934640523px;width:584px;}img { height: 346.66666666667px;width:520px;}img { height: 315.78947368421px;width:600px;}img { height: 166.66666666667px;width:600px;}螳螂虾也算一种网红生物了。它的“出圈”,一方面是由于美丽的外表——螳螂虾具有色彩鲜艳的铠甲,在甲壳类生物中颜值相当出众;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其剽悍的体格和bug般强大的武力值:它的“拳头”可以轻松击碎螃蟹和牡蛎等生物的坚硬外壳,甚至能打破水族馆的玻璃。物理知识告诉我们,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螳螂虾能使出如此大的威力,也将承受极大的冲击力。作为海中“拳王”,它们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呢?螳螂虾。来源:https://arstechnica.com/螳螂虾生来自带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它拥有一对坚硬的掠足,形状类似于紧握的拳头。令人惊讶的是,当它用这对“拳头”击碎猎物的外壳时,自身却能做到毫发无伤。螳螂虾的攻击过程令人啧啧称奇。它们出拳时的速度可以比拟 .22 口径子弹(约1316公里/小时),这样的动作速度放在整个动物界都数一数二。“拳头”在水中快速挥动向目标撞击时,会形成瞬态低压区并通过空化作用产生气泡,气泡形成后迅速坍塌破裂,产生数百兆赫的高频冲击波,这个过程会释放出极端的光能和热能,以至于在瞬间,击打区域周围的水温可达到太阳表面温度,甚至可能伴随短暂闪光。螳螂虾出拳时产生的力量能达到自身体重的一千倍以上,一般来说,释放这么大的能量会有反作用,能量产生的冲击波会严重破坏动物的软组织,然而螳螂虾却丝毫不受影响。如今,我们终于知道原因了。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在研究一种螳螂虾的掠足时发现,它们的掠足具有分级微结构,可以选择性地阻挡声波,起到保护虾体免受振动伤害的作用。这类分级微结构中存在“声子带隙”,可以过滤掉可能造成神经和软组织创伤的声波。近日,研究人员在发表于《科学》上的一项研究中提出:“这些特定区域的声子带隙机制构成了一个协同保护系统,能够承受反复的高强度冲击而不会造成实质性损伤。”雀尾螳螂虾,来源:https://www.istockphoto.com/身身披“铠甲”,内有乾坤螳螂虾既不是螳螂,也不是虾,而是一种口足目动物。它们是首次出现于4亿年前的掠食性海洋甲壳类动物,以软体动物、鱼类、刺丝胞动物和其他甲壳类动物为食。它们捕食能力极强,例如,雀尾螳螂虾(Odontodactylus scyllarus)在它栖息的热带浅滩便属于最“凶猛”的掠食者之一。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小组仔细研究了一只孔雀螳螂虾标本的掠足,发现了三层声子防御结构。声子是固体材料中由原子周期性振动产生的振动能量单元。这些声子防御材料就像螳螂虾的“护身铠甲”,其结构可以调节穿过它们的声波。在解剖螳螂虾的掠足时,研究人员发现其表面覆盖着羟基磷灰石(人体中也存在羟基磷灰石,正是这种材料使得我们的牙齿与骨骼坚硬强韧)。羟基磷灰石涂层下方是被称为“冲击区”(impact region)的结构,由人字形排列的甲壳素层构成(甲壳素是一种坚硬的多糖类物质,顾名思义,它能够构成甲壳类生物的外壳)。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特定结构的甲壳素能够消散可能引发裂纹的声波。牙齿中的羟基磷灰石,来源:https://www.todaysrdh.com/甲壳素层下方还有一层,研究者称之为“循环排列区域”(periodic region),充满着多层甲壳素“弹簧”。出拳时,螳螂虾通过肌肉控制收起“拳头”后向前弹射,释放预载于“弹簧”中的能量以击碎猎物外壳。这些“弹簧”由螺旋排列的甲壳素纳米纤维构成,卷曲堆叠方式使每个部分的结构形似真实的弹簧。此类设计不仅调控声波传播路径以防止结构断裂,还能保护内部的神经与软组织免受高频振动损伤。究其原因,是由于循环排列区域的螺旋纤维排列可产生声子剪切波带隙,从而可选择性过滤纳秒级空化气泡坍塌产生的低频兆赫范围剪切波,保护软组织免受损伤。研究团队拍摄的甲壳素纤维束电镜图像。看武功高手如何“化劲儿”螳螂虾拥有强大攻击力的代价便是要承受自身产生的猛烈冲击。如同传说中擅长“化劲儿”的武林高手,它们能够借助自身独特的结构,巧妙消散掉可能有害的冲击波。这种能力也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启发。为探究螳螂虾掠足的承力极限,研究人员随后对活体虾进行了实验:模仿在海中击碎贝壳时的情景,让螳螂虾击打压电力传感器。此外,他们还用超声及高超声激光照射螳螂虾掠足标本切片,从微观层面上观察其抵御声波的过程。研究团队绘制的螳螂虾攻击过程。通过追踪声波在掠足表面的传播路径,研究人员确定了哪一区域对波的消散作用最强。结果显示:第二层即“冲击区”承担了最高应力水平,而循环排列区域的防护效率与之接近。二者的协同作用使掠足几乎能完全化解自身产生的应力。螳螂虾这种防护结构在自然界中很少能找到其他例子。先前曾有研究发现,某些飞蛾翅膀的鳞片能够吸收捕食蝙蝠的声波,避免通过回声定位被发现。对螳螂虾掠足结构的研究,为理解自然界中的天然结构如何化解高频能量提供了新视角。研究人员称,螳螂虾因其显著的冲击相关特性,长期被视为生物工程的典范。理解螳螂虾如何抵御极端冲击或许能够启发一些全新的技术,对其掠足结构的研究可能影响未来军用防护装备与运动护具的设计。“螳螂虾的冲击包含超声波频段成分,这促使我们以超声波过滤为关键保护机制开发仿生方案。”研究团队在同一论文中表示。或许在未来,你佩戴的一款新型自行车头盔的设计灵感,就源自这种体长仅7英寸、却能在高压下“坚不可摧”的生物。 Advertisements

    加仓美国1000亿美元,台积电离“美积电”再进一步(图)

    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台积电在美国的建厂之路“被套得越来越深”,美积电逐步成型。3月4日,台积电官宣加码在美国的投资——从650亿美元,增至1650亿美元,用于亚利桑那工厂的扩产,包括新建三座制造工厂、两座先进封装厂和一个大型研发团队中心。需要注意的是,台积电宣布加大在美国投资,英特尔却宣布推迟俄亥俄州一期晶圆厂的建设。此前,2022年,英特尔曾承诺在该工厂投资1000亿美元。台积电此次增资美国,是在特朗普就任美国第47任总统,并且在多个场合表态对“台积电”施加关税的背景下进行的。在此之前,台积电一度因特朗普胜选取消亚利桑那工厂的完工典礼。作为示好特朗普政府动作之一,今年2月中旬,台积电更是首度将公司董事会搬到美国亚利桑那举办。台积电赴美建厂,始于2020年5月,最初计划投资120亿美元,兴建5纳米晶圆厂。2022年8月,拜登政府推动《芯片法案》落地,计划对在美国兴建产能的晶圆厂提供直接补贴,总金额达到390亿美元,台积电从中分得66亿美元直接补贴,还获得50亿美元的特殊低息贷款。2024年11月,经过一系列谈判及审批流程,美国商务部最终与台积电敲定补贴协议。彼时,台积电承诺美国工厂总投资650亿美元,分三阶段完成,分别为Fab21 P1/P2/P3(即Fab21的一期、二期和三期),项目2022年开工,2030年左右全部建成,规划总产能是90K。亚利桑那的Fab21 P1工厂,2024年年底已进入风险试产阶段,2025年一季度末正式量产,到第二季度可以实现满载30K产能,目前的客户有苹果、英伟达、高通、AMD等。Fab21 P2工厂还处于土建阶段,2024年建设进度不及预期,按原计划,P2工厂将于2025年封顶,随后进入洁净室、厂务设施的安装阶段,到2026年年底开始移机试产,2027年第三季度开始量产3nm芯片。台积电在美建厂,符合美国推动先进芯片制造能力回流的趋势,但存有几个关键问题:1)亚利桑那工厂规划的90K产能,远远不及其他地区,可以看作是“备份产能”;2)尽管美国工厂具备先进芯片的制造能力,覆盖到2nm、3nm、5nm等节点,但仍然落后于台积电总部1-2个节点的代差,不属于绝对意义上的最先进。3)虽然在美建厂可以接近客户,但亚利桑那工厂并不具备先进封装的能力,最先进的CoWoS产能仍然留在台积电总部,AI时代最顶尖的GPU芯片仍然无法在美国完成封装。4)台积电在美国没有研发能力,核心的研发工程师仍然留在总部,意味着美国无法从台积电获得单独推进工艺节点的能力。整体来看,此前台积电在美国兴建工厂,偏向于“技术隔离”的策略,现任董事长魏哲家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掏空台积电,门都没有”。针对上述“技术隔离”策略,波士顿咨询集团2023年在《限制中国半导体将破坏美国芯片法案效力》研究报告中指出,若美国本土无法形成从设计到制造的完整技术闭环,补贴资金可能流向海外企业技术授权环节。也因为如此,此次台积电新增1000亿美元加码美国工厂投资,基本与上述四个问题紧密相关,新建三座制造工厂将为美国带来更多的先进工艺产能,两座封装厂则可以实现制造、封装在美国闭环的能力,而大型研发中心建设则可以为美国培育先进工艺节点推进的能力。 Advertisements

    Breaking

    台高铁旅客背包行动电源爆炸 1人手臂烫伤

    高铁1607次南下列车今(12)天上午9时20分许抵达左营站前,第1车厢突传出旅客座位背包冒出轻烟,旅客彭姓男子惨叫,引发惊慌,有旅客急持车厢灭火器协助灭火,列车长紧急将1、2车旅客疏散至3车,警方发现疑行动电源爆炸酿祸,烫伤彭男手臂,正厘清事发原因。 高铁表示,高铁1607车次南下列车今天上午7时10分许从南港出发,行经嘉义至台南路段,因旅客随身行李着火冒烟,造成车厢烟雾侦测作动,引发车厢旅客一阵惊慌,但有同车旅客镇定地立即协助以灭火器成功灭火,列车长并将1车及2车旅客全数先疏散至3车。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高铁除安排车站护理师协助旅客外,也于第一时间通报铁路警察;警方抵达时,现场已先行由其他民众使用灭火器灭火完毕;经调查,彭姓男子(29岁)上车后,将行动电源置于携带的背包内,背包放置于座位前方地板,并未充电,列车行经嘉义至台南区间,因不明原因自燃。 当时彭男急着将行动电源拿出,因此左臂遭烫伤呈红肿现象,意识清楚无大碍,由高铁左营站护理师包扎完毕后自行前往就医及后续治疗,现场无其他民众受伤。 警方上列车车厢搜证,事发后,列车地板出现零星烧灼痕迹,高铁公司已安排列车进入基地清洁、检修。

    川普称10%关税为「下限」 但可能有例外

    川普总统11日晚间表示,10%的对等关税已是「底线」或「非常接近底线」,但出于一些「显而易见的原因」,某些情况可能会出现例外,他未进一步说明例外情况为何,也未透露美国是否将调整现行关税政策。川普并在谈及美元时表示,美元将「永远」会是「首选货币」。 根据路透等报导,川普11日搭乘空军一号前往佛州期间向随行媒体发表上述谈话。他强调,目前许多国家正与美方就关税议题展开协商,而美国正处于「谈判的有利位置」。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法新社报导,在美元兑欧元汇率贬至3年多来低点后,川普告诉媒体:「我们(美元)是首选货币。我们永远都会是…我觉得美元非常强大。」 白宫发言人李维特指出,至今已有超过15个国家向美方提出关税协议方案。此外,美国贸易代表葛里尔(Jamieson Greer)证实,美国将于11日与台湾及以色列展开首轮正式关税谈判,台湾名列优先名单之一。

    川普掀全球动荡 张学友看电视超郁卒:能否改变疯子

    歌神张学友「60+」世界巡回演唱会10日晚间在台北小巨蛋举办第4场,他的状态显然比上周更好,与观众聊起最近新闻,坦言看了有些郁闷,也亏大家不会好过,「最近天灾人祸一大堆,特别在这种时间,包括我自己,要面对这种状况,感觉自己非常渺小」。 张学友上周唱完后离台,日前搭专机再来台准备这周演出,他多待在饭店调整状态,而这几天新闻关注焦点,不外乎是美国总统川普实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股市震荡。全场粉丝得知张学友看电视新闻心情郁闷,不免想到是否和川普以及股市有关,张学友表示,处在这种不安定状况,能做的就是尽量做好自己。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他表示若遇上无法控制的状态,只好做好自己的本分,起码会有多一点正能量,更笑说:「不知道能不能改变一些疯子,起码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世界对吧?让好的力量多一点,我们就会好一点。」 他喊话所有粉丝都要身体健康,讲完大秀一字马绝活,更承诺粉丝不管几岁,只要还能唱,就会继续站在舞台上。

    旧金山巨人队台湾传统夜 5/1甲骨文登场

    旧金山巨人队「台湾传统夜」今年5月1日将在旧金山甲骨文球场举行,促销门票也刚出炉,今年邀请到台湾职业高尔夫球手潘政琮前往开球,目前每张门票35美元起跳,购买「台湾传统夜」的门票还加送一只「喔熊公仔」。 旧金山巨人队「台湾传统夜」去年首届举行,当天吸引上千台湾侨胞到场支持,加上辉达(NVIDIA)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开球,更吸引许多台侨到场一睹黄仁勋的目光。 今年则由潘政琮开球,他也是上一届东京奥运铜牌得主,是亚洲第一位奥运高尔夫项目男子奖牌得主。「台湾传统夜」当天将由北加州台大校友合唱团领唱美国国歌,另有湾区知名舞蹈老师王淑美带领Jolly Dancers表演客家山歌的舞蹈。 台湾传统夜由长荣航空、中华民国交通部观光署及驻旧金山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共同举办,观光署观光大使喔熊(Taiwan OhBear)当天也将现身,与球迷一起打气。 旧金山巨人队「台湾传统夜」促销门票甫出炉,台湾加油区与去年位置一样,都在Lower Box 105专区,目前每张35美元起跳,但票价会随着时间涨价,要买要快。购票网址为:https://www.gofevo.com/event/TaiwanTourismSF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