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10696 帖子

    转身示好?欧洲议会撤销限制议员与中方代表会晤(图)

    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79.74683544304px;width:600px;}据港媒《南华早报》7日报道,欧洲议会发言人证实,欧洲议会日前撤销了限制议员与部分中国官方人员会晤的规定。报道认为,在美欧关系迅速破裂的当下,此举或可视为中欧关系解冻的新迹象。据介绍,2021年欧盟借口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作出单边对华制裁决定,中方对此向欧方提出严正抗议和强烈谴责,并随即对相关的欧洲议会议员和委员会等发起反制措施。欧洲议会又在2023年4月制定了相关限制措施。这项限制措施规定,只要欧洲议会议员仍在中方制裁名单上,就不会邀请中国人大代表访问该机构,也不会派出官方代表团访华,但允许在某些情况下进行有限的双边接触。此外,与中方官员的双边接触应及时通知议会相关部门,包括在多边论坛上举行的会议。不过,在今年2月的一次高级别会议上,“这一强硬姿态出现裂痕”。欧洲议会议长萝伯塔·梅措拉(Roberta Metsola)当时向高级议员提议,撤销这些针对中国的限制措施。资料图:欧洲议会议长萝伯塔·梅措拉在证实这一变化时,欧洲议会发言人表示,“有关与某些第三国代表接触的非约束性指南是在非常特定的时间和背景下发布的”。她解释称,此举是为了向欧洲议会议员提供清晰的信息。在欧洲议会对内部规则进行全面改革之际,“新的、更健全、更透明的内部规则”意味着“(之前制定的)指导方针已多余,甚至可能引起混乱”。她进一步表示,新规确保了“在与任何相关国家代表会面时,也有更严格和具有约束力的报告要求”。据《南华早报》介绍,新的行为准则要求议员公布所有预定的会议,“包括授权其助手举行的会议、与透明度登记册下的有关代表以及第三国公共当局代表举行的会议”。此外,议员还有义务“申报其出席第三方组织活动的情况”。港媒认为,对于中方而言,欧洲议会的这一举动可以称之为一种“胜利”。议会的变化也反映出地缘政治联盟的迅速变化,人们清楚地看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跨大西洋关系出现了几十年来未见的紧张局面。美国近期决定停止与乌克兰共享情报,并威胁对欧洲发动贸易战,使得欧盟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外交战略。与此同时,中国正积极开展对欧盟的外交魅力攻势,希望将自己定位为比美国更可靠的伙伴,呼吁共同维护多边秩序,中方立场在欧洲引发共鸣。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德国总理朔尔茨会见王毅。中国外交部网站《南华早报》注意到,最近,欧洲对华最鹰派的人士,和被西方视为“强硬派”的中方代表,都不约而同地在公开场合采取了更温和的口吻。有着“欧洲最著名对华鹰派”之称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今年在两次高调演讲中都表示,欧盟可以深化与北京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甚至提出要在“竞争激烈、交易至上的地缘政治时代”与中国达成新的协议。2月刚履新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的卢沙野,日前对欧洲的一番体恤表态也引发热议。他在两会期间对英媒BBC说,“特朗普政府对欧洲采取蛮横、霸道的政策,对盟友都这样,站在欧洲的立场,我都感到有点心寒。我希望欧洲朋友能在当前形势下有所触动,反思过去的一些对华政策。”德国《明镜》周刊2日报道称,在同样面临美国关税威胁的情况下,欧盟和中国正在走近,“布鲁塞尔和北京的政界人士都期待新的谈判和协议”。让德媒做出如此分析的证据,是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3月底访华的计划,这将是他在去年12月接任这一职务后首次访华。《明镜》称,欧盟发言人已向其证实这一行程安排。另有三名消息人士声称,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已收到7月访华的邀请,目前正在考虑。与此同时,欧洲议会国际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亦呼吁重新重视与中国的对话。他告诉《明镜》,欧洲与中国在气候保护和国际贸易方面“有许多共同利益”。他还提到,欧盟与中国在2020年谈判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可能重新回到议程上”。欧盟一些重要的成员国也一直在推动对中国采取更温和的态度,敦促欧盟不应树立过多公开的敌对战线。有消息人士透露,2月下旬欧盟外交官从中国返回后举行了一次内部吹风会,西班牙、意大利、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的外交官最强烈地坚持认为,面对特朗普的敌意,欧盟需要修复与北京的关系。对于欧盟方面近期的口风变化,2月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曾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世界面临阵营化、碎片化、无序化的风险,中欧关系更加具有战略意义和世界影响。中方高度重视对欧关系,视欧洲为全面战略伙伴和多级世界中重要和独立的一级,希望欧盟也能成为中方可以信任的合作伙伴。林剑指出,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双方关系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中方愿同欧方一道落实好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共同办好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和高层交往,加强战略沟通和政策协调,增进互信,拓展合作,妥处分歧,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中欧关系向好向前发展,为世界提供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2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结束近期外访活动后接受媒体采访。谈及中欧关系,王毅表示,中国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欧关系,将欧洲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方向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伙伴。中欧关系不针对、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王毅表示,此次欧洲之行感受到,在元首外交战略引领下,欧洲对华政策趋于理性务实,希望了解中国所思所行,愿同中国加强交流合作,通过对话妥处分歧,乐于同中国共同维护和加强多边主义,推进全球治理。今年是中国欧盟建交50周年,中欧关系发展迎来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方都将同欧方一道,总结双方关系发展成功经验,锚定伙伴正确定位,坚持互利合作主基调,通过对话协商处理好分歧和差异,继续作彼此尊重、相互信任、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欧关系能够开启新一轮“双向奔赴”,共同开辟更加光明友好的下一个50年。 Advertisements

    退圈女星赚钱门道多:有人身家5亿 有人擦边直播(组图)

    img { height: 368.0981595092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75px;width:600px;}img { height: 25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68.0981595092px;width:600px;}img { height: 540.54054054054px;width:600px;}img { height: 555.5555555555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美国关税带来什么变化?中国今年前2月出口创高 都是拜他所赐

    由于美国调高关税,且威胁未来可能调高更多,导致业者赶忙提前运送的货物增加,中国今年至今的出口额创下历来新高。 彭博资讯报导,根据中国海关总署7日发布的数据,中国今年头两个月的货物贸易出口总值年比增长2.3%,达到5,399.4亿美元;进口意外下滑8.4%,使贸易顺差扩大至纪录新高的近1,710亿美元。彭博访调经济学家的中位数预测为出口增长5.9%,进口增长1%。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这份数据让人稍微可以看到,自美国总统川普开始对中国商品提高关税来,全球第一贸易大国中国出现了什么变化。美国2月4日对几乎所有中国进口品加征10%关税,本周稍早又提高税率至20%。 保银资产管理首席经济学家张智威表示:「美国提高关税对中国出口的伤害,可能下个月才会浮现。虽然中国科技业正在蓬勃发展,但在房地产业的低迷还没结束之际,内需仍然疲弱。」 进口的下滑反映出中国的内需低迷,也显示出该国的国内经济状况正影响其他国家。中国的海外采购已达到2020年来最低。北京当局本周表示,为达到今年经济成长率5%目标,将扩大预算赤字。

    北海道路边堆满大量废弃行李箱!竟是中国游客乱丢(图)

    img { height: 540.54054054054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46.82080924855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40.9090909090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550.45871559633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40.9090909090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40.9090909090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46.82080924855px;width:600px;}img { height:...

    热搜爆了!#中国台湾省#冲上微博热搜第一!(组图)

    img { height: 153.4526854219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1090.9090909091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今天(3月7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王毅表示,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鼓吹“台独”就是分裂国家,支持“台独”就是干涉中国内政,纵容“台独”就是破坏台海稳定。主权原则是联合国宪章的基石,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应搞什么双重标准。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就应该支持中国实现完全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就应该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王毅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台独”分裂只会玩火自焚,“以台制华”无异于螳臂当车,中国必将统一。随后,“中国台湾省”冲上微博热搜第一这是台湾的唯一称谓!中国台湾省王毅: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在外长王毅记者会上,有记者问,一段时间以来,个别国家有一种论调,认为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不等于一个中国原则,没有明确台湾主权归属,没有阻止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您对此有何回应?王毅回答,这种论调是在公然挑战联合国权威和战后国际秩序,十分荒谬和危险。散布这种论调的人,首先应该补一补基本常识。王毅说,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既是历史,也是事实。今年是台湾光复8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使台湾重回中国版图。主要战胜国当年发表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都明确规定,要把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日本也宣布承认《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这些都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构成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他表示,1971年,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第2758号决议,决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将台湾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这一决议彻底解决了包括台湾在内全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彻底杜绝了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任何可能。台湾地区在联合国的唯一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台湾从来不是一个国家,过去不是,今后更绝无可能。鼓吹“台独”就是分裂国家,支持“台独”就是干涉中国内政,纵容“台独”就是破坏台海稳定。王毅强调,主权原则是联合国宪章的基石,任何国家、任何人都不应搞什么双重标准。尊重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就应该支持中国实现完全统一,坚持一个中国就应该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 “台独”分裂只会玩火自焚,“以台制华”无异于螳臂挡车。中国终将统一,也必将统一 Advertisements

    Breaking

    方济各出身阿根廷 任教宗后出访65国却从未回家乡

    路透报导,21日过世的天主教教宗方济各是1300年来第一位非欧洲籍教宗,他的家乡在阿根廷,当上教宗后访问了65个国家地区,却从未回到阿根廷。 -方济各本名伯格里奥(Jorge Mario Bergoglio),1936年12月17日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是意大利移民的后裔。1969年晋铎成为耶稣会神父,从1973年至1979年担任阿根廷耶稣会领袖。于1992年成为布宜诺斯艾利斯辅理主教,并于1998年晋升为该市总主教。2001年由时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任命为枢机主教。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教宗方济各逝世 台湾区主教团:将办追思礼仪

    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逝世。天主教台北总教区表示,目前因为消息才刚传出,因此会先与主教们、教廷驻华大使馆进一步讨论后续事宜;未来也一定会为教宗举办追思礼仪。 梵蒂冈今天发表影片声明指出,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已经过世,享寿88岁。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新教宗 温和派帕罗林枢机呼声高

    教宗方济各辞世,此前即多次传出病危,引发外界猜测其继任者,已有数字枢机主教(即红衣主教)被视为热门人选。 外媒报导称,70岁的帕罗林枢机最被看好。他自2013年起担任梵蒂冈国务卿,在枢机主教团中的地位崇高。其立场倾向并不偏左或右,咸被认为是教廷内理智的温和派人物。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教宗方济各亲民改革赢人气 亲中路线褒贬两极

    梵蒂冈今天发表影片声明指出,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辞世,享寿88岁。首位出身拉美的教宗方济各,2013年以黑马之姿上任,他积极提升天主教女性地位,对同性恋持较宽容立场,关怀贫苦移民、反战、热衷环保、作风亲民,使他成为继若望保禄二世后,另一位高人气教宗。 不过,相较若望保禄二世(Pope John Paul II)高揭反共大旗,方济各常被视为近代最「亲中」的教宗。他的理念接近政治光谱左派,他隶属的耶稣会,在明朝曾派遣传教士利玛窦敲开中国福传大门,方济各承袭此一传统,从不讳言自己怀抱「中国梦」,渴望访问中国。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