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10276 帖子

    台湾自制布雷艇两度招标难产,用的还是“百年水雷”(图)

    img { height: 127.6595744680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94.7368421052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45.3781512605px;width:530px;}img { height: 384.61538461538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51.12781954887px;width:600px;}面对两岸军力的巨大差距,台湾当局越来越多地将“以武拒统”的希望寄托在“奇门兵器”上。台湾《自由时报》3日称,台湾海军第三次启动采购6艘布雷艇的计划,作为迟滞解放军登陆舰队的“不对称战力”。至于为何是“第三次启动”,台媒无奈地承认,这是因为台湾参加投标的合格厂商只有两家,无法满足岛内法律规定的“至少3家厂商参与投标”要求。更讽刺的是,这种被台海军寄予厚望的布雷艇,此前还被曝出“仍然在使用百年前研制的水雷”。报道称,为强化台湾海军水面舰队防御性拒止能力,阻滞解放军两栖舰队实施登陆作战,台海军2025年开始编列18.06亿元(新台币)经费,准备在3年内采购6艘“快速布雷艇”建构“不对称战力”。“若加上现役4艘同级艇,台海军192舰队布雷作业大队3年后将可运用10艘快速布雷艇,满足台海布雷任务需求。”据介绍,台军准备建造的快速布雷艇结构简单,排水量仅376吨,装备1门T-75型20毫米机炮和2挺7.62毫米机枪。它的主要特点是安装有“自动布雷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将32枚至64枚各型水雷,投放于关键海域、要港。台军于去年12月18日、今年2月5日二度公开招商,皆以未能开标收场。据了解,这二次招标皆无法决标的主因,在于台湾相关法律规定,公开招标须3家以上合格厂商投标才得以开标,以第二次招标为例,仅有2家岛内厂商投标,不符开标、决标要求。同时参与投标的台湾厂商认为台湾军方预算过少,时间要求太紧,但台湾军方尚无调整标案金额的规划。《自由时报》称,如今第三次招标公告中特别注明“不受3家(含)以上合格投标厂商之限制”,也就是说,本次招标只要有一家合格厂商投标,全案即可顺利决标,进入下一阶段。台军演习中出现的老式“百年水雷”台军布雷艇部队面临的麻烦还不止于此。岛内媒体披露,台军此前在布雷演练中使用的水雷竟然是二战时期的美制Mk 6水雷。美国国家战略研究所表示,台湾从美国获得的 Mk 6 水雷的库存会定期进行翻新,但目前看起来与几十年前的设计外观似乎无太大变化。“台湾已经建造了新型布雷艇,还具备自动投雷的功能,却搭载了老旧的Mk 6水雷”。据称,这种水雷最早出现在1917年,至今至少更新15次,装有300磅TNT炸药,可使用不同的引信,是美国服役时间最长的水雷。美媒猜测,台湾布雷艇使用这种过时水雷的原因,可能是台湾高度依赖过时的武力系统,使新型布雷艇在实际运作时有潜在的限制。需要警惕的是,台湾海军也有现代化水雷,包括自制的“万象”系列水雷。以万象二型沉底水雷为例,它能以磁、声、压三种非接触方式感应起爆,爆炸当量高达400公斤,能在200米以下的深海区威胁对手潜艇;万象二型系留雷的性能与战术定位则不同,虽然仅能以声、磁感应触发爆炸,且爆炸当量仅170公斤,但可以将多枚水雷成排串连,形成水下雷链,“有效反制敌方封锁,进一步确保运补支持畅通无虞”。不过话又说回来,台军不顾舆论批评引进的美制“火山”陆上机动布雷系统可能导致其布设的地雷长期危害周边人群安全,台湾海军谋划的水雷战能力,同样可能贻害多年——台湾海军有能力布雷,但扫雷能力却在持续萎缩。台媒承认,台湾海军2014年推动的代号“康平计划”准备建造6艘新型猎雷舰,但由于庆富公司弊案爆发,使得整个计划被迫取消。如今台湾现役的永丰级扫/猎雷舰严重老化,未来在没有替代的新型舰艇情况下,“不要说扫除解放军封锁台湾对外航道的水雷,甚至是台湾海军自己布放的水雷,恐怕也无法有效扫雷、清出安全航道。” ...

    美股遭关税暴击,纳指大跌超2%,英伟达大跌近9%(组图)

    img { height: 413.79310344828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10.9589041095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545.45454545455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65.8536585365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13.79310344828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10.9589041095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16.66666666667px;width:600px;}img { height:...

    官宣离婚后首次现身的陈晓,完全不受影响,眼神有光(图)

    img { height: 731.70731707317px;width:600px;}img { height: 8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1071.428571428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674.1573033707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730.4347826087px;width:504px;}img { height: 779.22077922078px;width:600px;}陈晓和陈妍希离婚后,两人都很低调,只是前妻不断地发布声明,否认谣传,传说她将带儿子去湾湾生活,儿子小星星也去湾湾上学,不过已经被否认,孩子还是在北京上学。离婚的人很多,没有感情过不下去就分开,没有什么大不了,陈妍希带儿子去滑雪,和朋友聚会,看不出情绪低落,就像刘晓庆说的那样,除了生死都是小事。目前陈晓也被拍到,离婚后他参加文联的活动,看起来精气神很不错,只是显得很瘦,不过男演员都保持身材,为了能够上镜看起来更加帅气。估计是化了妆,所以脸色看起来很不错,没有离婚前出席活动看起来很憔悴,很心不在焉,现在官宣离婚了,大家都解脱了,不用隔三岔五上热搜,引发大家的围观。陈晓是个非常低调的演员,很用心演戏的演员,他不是走偶像路线,他绝对是要成为实力派,也演出很多年代剧和主旋律的作品,目的就是通过演绎不同的角色,拓宽自己的戏路,提炼演技,更上一层楼。 因为都找不到了两人离婚的原因,网友最终认为他们是性格不合,一个性格内敛低调,一个热衷各种活动,其实看起来陈晓的性格的确有点内敛沉稳,而陈妍希的性格其实也没有多活跃,还是比较有分寸感,没有太过吧?多关注演员的作品,少关注他们的私生活,因为网友不是他们的家人,不了解他们私底下的状态,网上到处都是捕风捉影,没有任何实锤的证据,如果大家都偏信偏听,这很容易走火入魔,最终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最终吃力不讨好,得不偿失,悔之晚矣。所以不要去脑补明星离婚的原因,可能一件小事都会决定他们的思想,当然生活在一起8年,最终走向离婚,也是令人唏嘘不已,毕竟曾经爱过。其实传言很久,他们无非决定官宣,给双方一个交代,官宣的方式是统一的,说明他们深思熟虑,决定一起告别过去,重新展望新生活。汪峰曾经接受采访,认为和章子怡的离婚,其实就是在一起八年已经厌倦,不是对方不美,而是他已经内心没有激动,也就是普通人说的不来电了,或许双方的感情都陷入了一个僵局,或者是一个瓶颈期。爱已经消散,没有爱的火花和燃点,所以拜拜了。可能有人会说汪峰很虚假,将移情别恋说得很诗意,其实他只是真实说出自己的想法,汪峰如此说出来,可能章子怡也想到,没有爱的婚姻,就是一座空城。钱钟书说过,婚姻就是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而城内的人想走出去。婚姻靠两个人经营,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另一个人没有继续生活下去的意义,另一个人死缠烂打也没必要,特别对于娱乐圈的当红明星们来说,分手很正常,离婚也没有错,为什么非要一个人背叛婚姻,另一个人痛不欲生?结婚是为了幸福,离婚也是为了幸福,不管他们其中任何人先找到自己的爱人,另一个人也是会送上祝福,因为他们是体面上,不会纠结一段感情的付出,其实人生很短暂,千万不要虐待自己,要更加爱自己。至死不渝的爱情很稀缺,特别对于诱惑很多的娱乐圈来说,所以当不爱了,所以他们决定分手,可能没有理由,就是简单的厌倦了。当一个人离开另一个人,出现的时候像重新活回来,这说明离婚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离婚让他解脱,重新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很多人都在质疑,为什么他宁愿净身出户也要离婚,甚至都放弃孩子的监护权,其实这些都是狗仔的八卦,真相没人知道,其实也没有任何知道的意义,因为他们都是孩子的父母,希望维持在孩子眼里的体面。陈晓以前眼神黯淡,现在眼神有光,说明他恢复了精气神,其实陈妍希也是很好,为什么要过度去揣测他们的心思,可能都没大家想的那么复杂,仅此而已 Advertisements

    一个月后才炒作?日本海自:护卫舰2月曾穿越穿台海(图)

    img { height: 397.35099337748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5.1955307262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79.74683544304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2月初,日本海上自卫队一艘护卫舰“秋月”号单独通过了台湾海峡,这是日本自卫队首次单独执行此类任务。相关信息直到现在才披露,体现出的是日本有意在这一时间段内刺激中国,并彰显其“台湾海峡并非中国内水”的认知。▲“秋月”号,图片来源:网络“秋月”号是日本“秋月”级护卫舰的首舰,这是日本海军历史上第3艘以“秋月”为名的军舰。第1艘是旧日本帝国海军时期的防空驱逐舰“秋月”号,第二艘是1959年服役的第一代“秋月”级。而新一代的“秋月”在2012年下服役,由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厂制造,是一艘现代化的海军多用途舰艇。该舰全长150.5米、宽18.3米、吃水5.3米,满载排水量约6800吨。动力系统为4台燃气轮机,最高航速可达30节,拥有约6000海里的续航能力。武器方面,配备了一门Mk-45 Mod 4型127毫米舰炮,2座Mk-15“密集阵”近防武器系统,32单元Mk-41垂直发射系统,2座HOS-303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和1架SH-60K反潜直升机。垂发系统中主要装填RIM-162 ESSM改进型“海麻雀”近程防空导弹、07式反潜火箭、和至少8枚90式反舰导弹。▲“秋月”号,图片来源:网络“秋月”级按照日本人自己的定位,属于为海自的舰艇编队提供“僚舰防空能力”,即中近程防空的护卫舰。一般而言,海自的中远程防空由日本版“宙斯盾舰”来完成,包括“金刚”级、“摩耶”级、“爱宕”级、以及计划建造2艘的ASEV。当然了,鉴于“秋月”级带有较强的反潜能力和一定的反舰能力,在作战状态下也会充当编队反潜舰,并补强反舰火力强度。而在非作战状态下,“秋月”级还承担着海上巡逻和周边海域情报收集和监视的作用,这也就是为什么它会出现在台湾海峡的原因了。“秋月”级名义上是一艘护卫舰,但在总吨位上其实已经非常接近甚至已经超越了很多国家装备的轻型驱逐舰。▲“秋月”号,图片来源:网络比如中国的052C满载排水量大约6000多吨,舰艇长度和宽度也基本和“秋月”级相当,但052C是一艘驱逐舰。因此在美国海军对舰艇的归类中,也常把“秋月”级当作驱逐舰来对待。不过和052C比,“秋月”级的武器装备还是差了一点:“秋月”级明明在总吨位上有一定的优势,但它的垂发数量却仅有32单元,少于052C的48单元。RIM-162防空导弹的射程也仅有50公里,对比052C上装备的“红旗”9防空导弹120公里的射程,那差的也不是一星半点。从防空作战能力的角度上来说,052C具有中远程区域防空能力。更典型的052D驱逐舰,在吨位方面比“秋月”号高出了也就200到500吨,但是垂发单元数量直接上升到了64单元,武器种类更丰富,区域防空和反舰作战能力也更强。因此“秋月”级有点不伦不类:以近似驱逐舰的体型,带着护卫舰的垂发配置。这种奇特景观之所以出现,体现出的也是美国对日本发展海上装备的限制。▲052D,图片来源:网络日本海上自卫队近些年来动作频频,有意派遣其海上力量穿越台湾海峡,背后有着战略考量。实际上,这并不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军舰第一次穿过台湾海峡,这只是第一次“单独穿越”。2024年9月25日,日本的“涟”号护卫舰与澳大利亚、新西兰舰艇联合通过。那一次的穿越行为还有些半遮半掩,借着前往南海进行联合演习的口号和别国一起。而到了2025年2初的这一次,日本海自干脆直接“摊牌不装了”,自己单独穿越,显示出其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安全角度而言,日本近些年来对中国的海上军事力量的崛起显然有所不安,所以试图在敏感地带保持军事存在,牵制中国。从战略角度而言,美国的“自由航行”与亚太战略一结合,又要求这些美国的盟友们是不是搞点小动作,配合美国的整体战略行动。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法国、英国等等都纷纷响应,日本加入其中可以说只是响应“美国爸爸”的号召,属于是不敢不从。▲日本海自舰队,图片来源:网络从日本近些年来领导人的发言也能看得出,日本在战略层面上有一插手台海。比如前防卫大臣岸信夫曾在2021年扬言,“台湾和平稳定对日本至关重要”,又比如已经去世的安倍晋三也曾说“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显示出日本高调插手中国内政的态度,想把台湾纳入其安保范围内。从经济角度而言,台湾海峡是全球最重要的海上战略贸易通道之一,每年有总量20%以上的全球海上贸易船只都要通过此地。对于日本来说,这里也是进口基础原料、出口高价值货物的重要航道。日本内部的分析认为,一旦两岸统一后,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水,这将直接影响日本的经济,所以从日本的角度出发,确实有理由干涉中国内政。当然了,日本本身不具备挑战中国海军的实力。▲日本海自舰队,图片来源:网络尽管日本不断的在谋求正常化,但仍无法摆脱和平宪法的束缚。其整体的所作所为,仍然有“狐假虎威”的色彩:如果不是有美国人在背后撑腰,日本断然不敢单独招惹中国。日本海自的军舰2月初就已通过台湾海峡,但一个月后才放出消息,恐怕也是有所顾忌。考虑到整个行为没有伴随着激烈的言辞,且保持了相当的克制,这场行动的“象征性”意义更大一些。而之前也未见中国有激烈的军事回应,可见我们根本就不把它放在眼里。从整体上看,对比日本和美国的威胁,日本只能算是次要矛盾,美国才是主要矛盾。对于日本的“小动作”,我们也有很多反制的办法:比如海警船、驱逐舰、护卫舰持续在钓鱼岛周边活动,或者大规模海军编队频繁通过宫古、津轻海峡。直接派遣航空母舰编队在靠近日本的菲律宾海域进行高强度军事演习,又或者是配合俄罗斯在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军演等等。“挑衅”的澳大利亚已经被我们收拾了,“收拾”日本那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梅格莱恩断崖式崩坏 昔最美甜心「维修过头」状态曝光

    63岁好莱坞女星梅格莱恩(Meg Ryan),曾被公认为「爱情喜剧女王」,也因超美笑容被封为「美国甜心」。不过她在2015年后就淡出大银幕,也多次因「维修」过头的小丑脸成为话题。 她2日罕见现身奥斯卡担任颁奖人,身形依旧纤细,但脸上的整容痕迹明显,昔日的甜心模样已不复在,有网友直言:「其实自然老去也是一种美」、「看到梅格莱恩就是回忆杀」、「她是我所有浪漫的回忆」。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梅格莱恩1981年踏入演艺圈,1989以「当哈利遇上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成名,其他代表作还有「西雅图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电子情书」,2015年还演出自己执导的「伊萨卡的电报」(Ithaca)。

    Breaking

    “撑不下去了”!多伦多亚洲奶茶小吃店绝望求助社区 结局很暖

    多伦多一家以珍珠奶茶、色彩缤纷的紫薯甜点以及各类小吃闻名的菲律宾餐馆近日向社区发出呼吁,请求帮助其维持经营。 图源:blogTO 这家名为Teako的餐馆最初是一家线上散装茶叶零售商,于2023年夏季在多伦多Gerrard与Greenwood开设实体店,成功避开了疫情期间的强制停业措施中。 然而,如今的经济不确定性和持续的生活成本危机——这种情况并不限于多伦多、安省,甚至加拿大全国——在像多伦多这样原本生活成本就高的城市中更显严峻,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运营成本的上升和客流量的减少(毕竟现在人人都想节省开支、避免外出),促使越来越多的酒吧、餐馆、咖啡店和商店被迫转型、迁出市区,甚至彻底关闭。 也有一些商家试图通过寻求贷款或众筹的方式来维持运营,比如Teako。 Teako的店主于今年3月底发起的GoFundMe众筹页面中写道:“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但依然怀抱希望地向大家求助。Teako面临着关门的风险。” “由于财务困难,我们已经拖欠了房租,同时面临多伦多水电公司的断电通知。尽管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在为我们热爱的社区提供服务的同时面对不断增加的账单,我们已经快撑不下去了。” 该页面接着概述了Teako需要数千加元的资金,来偿还租金、水电费及“其他待付开支”,并用于维持日常运营、避免关门。 店主Jay Dalisay在通过电子邮件接受blogTO的采访时,还提到了其他困境,例如多伦多市政府在最近一场冬季风暴后的除雪工作不力,以及一些基础设施维修完全阻碍了顾客进入店铺。 此外,加美贸易战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新负担,导致餐馆的部分关键原材料价格“飞涨”。 Dalisay表示:“我们不愿将这些成本转嫁给顾客,因为我们知道,许多顾客自身也在艰难度日。” 他补充说,到目前为止,他们仍未涨价,而选择了通过众筹寻求帮助。 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Teako的众筹活动已筹集到3,720加元,Dalisay对此感激不尽。 Dalisay告诉blogTO:“尽管离我们的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我们真的已经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了。大家的支持实在太温暖了。” “有些顾客不仅捐款,还专程来店里消费,用行动传达了他们的关爱与鼓励。大家希望我们继续营业的意愿,真正体现了什么叫‘社区精神’。” Dalisay希望随着天气转暖、夏季来临,城市逐渐恢复生机,店里的生意能有所好转。 然而,并非所有尝试众筹的店铺都如此幸运。比如Shacklands Brewing,其店主去年12月也发起了GoFundMe筹款,尽管成功筹集了近15,000加元以应对账单和装修开支,但最终仍在本月永久关门停业。

    加拿大电信巨头开始对热点使用收费!网友炸锅:仿佛倒退20年

    加拿大电信巨头Rogers旗下的Fido重新调整了部分移动数据计划,取消了热点使用功能,除非用户付费。 图源Tada Images/Shutterstock.com 例如,该运营商目前主推广的套餐是每月44加元的60 GB计划(扣除10加元的自动付款折扣后),但其中不包括热点使用。 目前,如果你想使用热点,Fido将每月额外收取5加元。现有的Fido用户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他们的热点——这项收费只针对新用户。 图源:Fido 值得一提的是,热点服务在其他竞争运营商的大多数套餐计划中都是默认包含的,所以这种情况很奇怪。 因此,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众怒: “天哪,我们仿佛倒退了20年,太疯狂了。” “无耻抢钱。” “Rogers公司一直在走下坡路,先是换了新CEO,然后是裁员,现在又发生了这样的事。谢天谢地,我的手机服务终于结束了。不过我还在尝试取消我的互联网服务。” 对此,你怎么看?

    加拿大6900家超市集体涨价!餐桌上常见的这些食品更贵了

    加拿大食品和杂货行业的专家表示,经过几个月的贸易拉锯战,关税的影响已经开始出现在加拿大人的餐桌上。 加拿大独立杂货商联合会高级副总裁Gary Sands表示,小型杂货商尤其感受到了进货成本的上升,其中被征税的新鲜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最为显著——这类商品因易腐特性周转极快。 Sands补充指出,由于加拿大约6,900家独立杂货店的利润率通常只有约2%——远低于其他行业,这些成本上涨很难被内部吸收,最终都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在这种微薄利润的情况下,一旦食品制造商提高价格,比如4%、5%、6%,甚至是两位数(%)的上涨,商家别无选择,只能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Sands说道。 图源:拍摄 作为对美国关税的回应,加拿大联邦政府自3月4日起对价值30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征收25%的反制性关税。其中包括多种食品,如橙汁、部分浆果、坚果、番茄酱、虾等。这些关税现已在供应链中显现出影响。 与此同时,加拿大统计局的消费者价格指数数据显示,食品价格也略有上涨。2月份,从商店购买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8%,3月份同比涨幅上升至3.2%。 萨斯喀彻温大学的农业与资源经济学教授Stuart Smyth表示,这一变化很可能受到关税影响。 “从今年2月初起,关税就像悬而未决的威胁,一会儿有、一会儿没有,这种不确定性已经影响到了很多商品的定价。” 橙汁价格上涨,差距明显 受关税影响的商品价格上涨在超市货架上也显而易见。以橙汁为例,美国产品的价格明显高于其他地方生产产品。 以Loblaws网站为例,对比几款不含果肉的橙汁价格显示,“加拿大制造”的产品与“美国制造且标注为受关税影响”的产品之间存在显著差价: 加拿大President's Choice无果肉橙汁:5加元(每100毫升0.32加元)加拿大Simply Orange无果肉橙汁:7.69加元(每100毫升0.50加元)美国Tropicana无果肉果汁:8.72加元(每100毫升0.66加元) Metro超市(主要在安省和魁省)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情况: 加拿大Irresistibles橙汁2.5L装:6.99加元(每100毫升0.28加元)美国Tropicana橙汁2.5L装:13.99加元(每100毫升0.53加元) 图源:Metro.ca 加拿大本地食品也未能幸免 加拿大食品、健康与消费品协会(FHCP)首席执行官Michael Graydon指出,除了美国进口商品涨价,关税也开始推高加拿大本地食品生产商的成本。 例如,加拿大的一家番茄罐头生产商从美国采购番茄,自3月初起就要为这些番茄缴纳关税。咖啡、巧克力和坚果等常用于加拿大食品生产的商品也被列入报复性关税清单。 Graydon表示,目前大多数加拿大食品生产商仍在努力自行消化这部分成本,希望等待不稳定的关税政策有所缓解再决定是否涨价。 小型零售商压力更大 与此同时,“支持本地产品”运动也给小型零售商带来了额外压力,他们正尽力迅速调整供应链以满足消费者期望。 Sands表示:“消费者现在态度非常明确,他们希望看到货架上尽可能多的加拿大产品。我在这个行业25年,从未见过这种情况。” 但他指出,小型零售商很难像大企业那样迅速切换供应商。 他举例说,现在一些商家试图从土耳其或南非采购橙子,而非美国。但一旦供应紧张,采购量大的大型连锁超市会优先获得货源,小企业可能连货都买不到。 此外,Sands还说,那些此前进了不少美国产品的商家,现在发现这些商品难以卖出,不仅回不了本,还承受更大压力。 涨价潮才刚刚开始 尽管目前超市和商家已经开始受到关税的影响,但许多涨价还没有真正反映到零售价上。 Graydon表示,党供应商想要调价时,零售商通常要求其提交申请,并说明他们要涨价合理的理由。这个流程可能需要6到12周,意味着部分涨价还没有开始显现。 不过,专家认为,超市中产品种类的多样性帮助加拿大消费者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高价商品。比如,除非消费者执意要买Tropicana,否则他们可以选择加拿大本地品牌替代。 此外,随着天气转暖,加拿大本地种植季节到来,消费者将更容易买到既无关税又不受供应链问题影响的本地果蔬。

    德国汽车窃盗严重 首都柏林每69分钟1辆车被偷

    近年来德国汽车窃盗案增加,大城市特别严重,约69分钟就有1辆车失窃。德媒指出,南区丹波霍夫舍讷贝格(Tempelhof-Schöneberg)最严重,去年共846辆失窃,法国汽车雷诺(Renault)则为失窃率最高的汽车品牌。 据德国联邦刑事警察局(BKA)数据指出,德国2023年的汽车窃盗数量较2022年增加9%,为1万5924辆。失窃地区以柏林、汉堡等大城市以及德国东部边境地区最严重。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