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10747 帖子

    不再有幻想 马州州长摩尔彻底打消跟川普合作念头

    马里兰州州长摩尔(Wes Moore)表示,他出席全国州长协会(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时,川普在白宫与在场的40多位州长之间的交互,彻底打消了他与总统合作的任何念头。 摩尔说,「我从华府回来后,对这届政府试图与州长创建什么样的合作关系,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并且我清楚认识到,如果这第一个月的情况是未来走向的预兆,我们作为立法者必须认真对待,确保我们能够继续前进。」 摩尔表示,川普过去一个月的行动仅仅是开始,并指出「距离政府关门还有18天,这将是一次全面的联邦政府关门,但这届政府似乎不仅对此无所谓,甚至还对其前景感到兴奋。」 他说,「这将对我们州产生巨大影响,对我们的预算造成巨大冲击,对我们的福祉带来严重后果。」 摩尔表示,他打算利用自己的行政命令和权力来挑战川普,并继续与马州检察长布朗(Anthony Brown)合作。布朗已与其他州联手提起多起诉讼,旨在阻止川普的政策举措。 摩尔上述的言论标志着他的态度转变。去年11月,他曾表示愿意在可能的情况下与川普「寻找共同点」,但在必要时也会反击。 本月早些时候,摩尔在州情咨文演讲中,批评川普的预算和裁员计划是「混乱之源」。到了24日,摩尔用「危机」、「令人沮丧」和「武断」等词来形容他在州长协会会议期间与川普的会面。 上周,川普任命摩尔加入一个由10位州长组成的两党小组,该小组的任务是加强与安全、灾难应对和军事协调相关的州与联邦关系。 摩尔表示:「能够有机会与内阁部长们表达我们在各州希望优先考虑和关注的事项,这真的很好。」「但当美国总统走进房间时,会议就偏离了正轨。那一刻你意识到,这不会是一场实质性的对话,而将是一小时长的阴谋论和对我同事们的攻击。正是在那一刻,你意识到,当美国总统走进房间时,事情就失控了。」 该会议中,川普与缅因州州长密尔斯(Janet Mills,民主党籍)发生了激烈的公开争执。川普威胁说,如果密尔斯拒绝遵守他的行政命令,禁止跨性别女性参加女子体育比赛,将不给缅因州联邦资金。 马州参议会少数党领袖贺西尔(Stephen S. Hershey Jr., 共和党)表示,摩尔的言论为巴尔的摩市长史考特(Brandon Scott)决定维持该市的移民政策,以及检察长参与多起针对川普政府的诉讼所引发的争议火上浇油。 贺西尔说,摩尔加大公开批评的力度,无异于「咬喂养你的手」。马州不仅是16万名联邦雇员的家园,摩尔还在寻求联邦资金重建Francis Scott Key Bridge,此外,该州也正在努力争取于格林贝尔特(Greenbelt)创建新的联邦调查局(FBI)总部。

    暴雪袭击多伦多后 5.5万居民停车难!罚单开了几千张

    之前的几场暴雪袭击多伦多后,许多小路都缩减为只有一条车道(全车道或每个方向的车道),而其他车道要么积雪太厚,无法通行,要么被市政府封锁,等候日后清理。这给居民停车造成了困扰。 图源:blogTO@Becky Robertson 据blogTO报道,对于持有这些道路停车许可证的55,000多名居民来说,一夜之间抢占停车位变得异常困难。停车位突然变得如此之少,通行证只针对基于地址的特定区域发放,停车费如此之高,他们该去哪里停车呢? 不幸的是,对于司机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停车限制甚至更加严格。 “在暴风雪天气期间,禁止在积雪道路上停车。暴风雪天气于2月12日星期三晚上10点生效,并将一直持续到道路安全为止,” 市政府代表指着网上提供的路线清单说道。 到目前为止,市政府已经向在这些路线上停车的人发出了数千张罚单,并拖走了数十辆车。 市府还证实,计划在未来两天内清除积雪的街道上,工作人员已经张贴了特殊的临时“禁止停车”标志。 “建议司机不要在这些街道上停车,在作业期间,工作人员还可能敲门要求将汽车移开,以便安全清除积雪。这可能包括付费或许可停车的街道,” 市政表示。 图源:blogTO@Becky Robertson 对于那些已经支付了街道停车许可证的人来说,这段时间似乎不会有任何例外,由于天气原因,他们现在基本上无法在自己的社区找到停车位。 “在可能的情况下,市政府鼓励司机在清理工作期间寻找路外停车位,因为这样可以让工作人员更快地清除积雪,” 市政府表示。 图源:X 文章指出,虽然这些司机不被允许在计费街道上不付费或在自己所属区域外过夜停车,但在没有明显通行证的情况下,在许可街道上停车通常允许长达三个小时,不过必须遵守张贴的标志(在大多数情况下,午夜至早上7点期间禁止停车)。 许多人批评多伦多对降雪的整体反应,并将其与渥太华等地进行比较,渥太华需要清理的街道里程数更多,清理积雪的预算略高于我们的一半,但似乎在管理季节性积雪方面要好得多。 由于正式宣布的重大天气事件期间积雪量很大,市政府指出,它不受省政府规定的典型冬季维护服务水平的限制。

    人类预期寿命放缓 加拿大人的两大死因

    (加西网综合)研究揭示西方国家预期寿命增长放缓,肥胖和疫情影响成主要原因。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西方国家的预期寿命曾稳步增长,但自2011年以来,增长速度显著放缓,肥胖、不良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 此外,COVID-19大流行的破坏性影响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该研究本周二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上,警示未来几代人可能面临比其父母更早的死亡,而非享受更长的寿命。 这项研究由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公共卫生教授尼克·斯蒂尔领导,教授指出,尽管20世纪的公共卫生和医学进步曾大幅提高了欧洲的预期寿命,但这种增长在2011年左右开始停滞。 “从1990年到2011年,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人数持续下降,预期寿命大幅提高,”斯蒂尔教授表示。然而,2011年以后,健康改善的势头明显减弱。 加拿大面临相同风险 斯蒂尔在给《全球新闻》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尽管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但加拿大也面临类似的潜在风险。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自20世纪初以来,加拿大的预期寿命持续上升,但近年也经历了下降。 例如,加拿大男性的预期寿命自1920年代的58.8岁增长到2009年至2011年的79.3岁,女性从60.6岁增长至83.6岁。然而,近年来,尽管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下降,加拿大的出生时预期寿命在2023年略有回升,从2022年的81.3岁增至81.7岁,但依然低于2019年大流行前的82.2岁。 肥胖和生活方式因素 该研究指出,肥胖、饮食不健康和缺乏身体活动是导致预期寿命增长放缓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欧洲的健康状况改善在2011年左右开始陷入停滞,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下降放缓,特别是在2019年至2021年间,COVID-19和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心脏病和恶性肿瘤是2024年加拿大的主要死亡原因,这与研究中提到的欧洲趋势相似。 COVID-19大流行的冲击 研究还发现,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预期寿命产生了严重影响。2021年,COVID-19的冲击显著降低了多个国家的预期寿命,尤其是在欧洲。虽然经济衰退和疫情加剧了死亡率的上升,但研究者认为人类尚未接近长寿的生物学极限,许多国家的预期寿命仍有改善空间。 斯蒂尔教授强调:“尽管经济衰退和大流行带来了重大挑战,但许多国家通过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仍成功维持了预期寿命的增长,特别是挪威、冰岛、比利时、丹麦和瑞典等国家。” 政府政策的关键作用 研究还指出,挪威和其他北欧国家通过有效的政府政策应对了这些健康挑战,如加强对健康风险因素的管理,包括不良饮食和低体力活动水平。这些政策有助于提高国家对未来冲击的抵御能力。 研究强调:“健康改善的政府政策能够增强国家应对未来冲击的能力,包括减少人们面临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风险因素。” 展望未来 虽然面临肥胖率上升和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挑战,研究指出,通过改善饮食和提高身体活动水平,减少不健康的商业决策,确保医疗服务的普及,仍然有可能逆转这一趋势,继续推动预期寿命的增长。

    开喷! 加国移民部长点名这个国家留学生太多了! 签证到期别想拿pr

    加拿大移民部长吐槽:大学招了太多印度学生,以后得搞点“多样性”! 加拿大移民部长马克·米勒(Marc Miller)最近在安大略省布兰普顿市的一次媒体圆桌会议上直接开怼,说加拿大的大学从印度招了太多学生,以后得让国际学生的来源“多样化”一点。他还强调,加拿大得把移民政策从“拼数量”拉回到“拼质量”上。 米勒这番话是在布兰普顿市的一次活动上说的。布兰普顿是加拿大受移民潮冲击最大的城市之一。自从2021年特鲁多政府放开移民政策后,加拿大人口猛增,过去三年里多了290万人,平均每个月都有8.1万新移民进来!其中很多人是拿着临时签证来的。根据加拿大统计局去年11月的一份报告,现在加拿大有300万非永久居民。 布兰普顿的移民增长特别猛,直接成了加拿大人口增长最快的大城市。光是2021年到2022年这一年,人口就涨了89,077人,创了纪录。不过,人多了问题也来了——房租涨得飞快,找工作的人也挤破头!比如,2023年布兰普顿一家中型超市招人,结果几百号人排队应聘,队伍都绕了街区好几圈。 为了应对人口暴涨的压力,米勒去年10月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对永久和非永久移民都设了更严格的配额。他在布兰普顿的活动上直接摊牌,说很多临时居民的签证到期后可能拿不到永久居留权,他们的“希望可能会破灭”。 米勒说:“接下来会是一段艰难的日子。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就得让一些人的希望落空了。”他还强调,“没人能保证你一定能拿到永久居留权。”他补充说,解决办法不是“因为某些人不想走就随便给他们发签证”。 米勒把移民激增的锅甩给了高校、省级政府和其他“搞事情的机构”,说他们有时候用欺诈手段大量引进国际移民。他承认,“可能以前监管得不够严,但过去的事已经没法改了。” 米勒还点名批评加拿大的大学和学院,说它们太依赖印度学生了。有些时候,印度学生占了加拿大国际学生总数的一半。他说:“高校老是从一两个国家招学生,反复薅这些国家的羊毛。我们希望看到学生的来源更多样化。” 他要求高校在招生时“多动动脑子”,还建议它们“多花点钱去吸引更多国家的优秀人才”。 这次活动刚好赶上米勒办公室发布数据,显示光是2024年,就有5万名持学习签证来加拿大的人压根没去学校上课!另外,加拿大还出现了越来越多学生申请庇护来逃避被驱逐出境的情况。2024年前9个月,就有1.4万名持学生签证的人申请了庇护。 米勒对此很不满:“你来加拿大一年后,才说自己在老家活不下去了要申请庇护,这明显说不通啊。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不该让你走这个程序。”现在,加拿大庇护申请的等待时间长达三年,这期间申请人可以留在加拿大,还能拿工作许可和政府福利。 米勒说,如果国会没休会,他就准备提个法案,让处理学生庇护申请的速度“快一点”。 有意思的是,这次圆桌会议前几天,加拿大刚刚因为边境安全问题躲过了美国可能加征的关税。米勒提到,加拿大从美国那边接收的非法越境者比美国从加拿大接收的多得多,但他也承认美国在边境安全方面的担忧有点道理。他指出,美国北部边境经常抓到从蒙特利尔和多伦多皮尔逊机场入境的外国人。 米勒说:“这明显不对劲,我们得把签证发放管得更严一点。” 总的来说,米勒的发言反映了加拿大政府对当前移民政策的反思,尤其是在国际学生和临时居民管理上的问题。以后,加拿大可能会更看重移民的质量和多样性,而不是光顾着凑人数了! 新闻信息来源:https://nationalpost.com/opinion/immigration-minister-says-canadian-universities-bringing-in-too-many-indian-students?taid=67b8c9b449d0c40001cee3fa&utm_campaign=trueanthem&utm_medium=social&utm_source=twitter

    加拿大2025年夏令时要来了!这次冬令时真的要被废除了吗?

    每年这个时候,大家都会迎来一个“小烦恼”——夏令时(Daylight Saving Time, DST)要回来了! 2025年加拿大的夏令时将在3月9日(周日)凌晨2点正式开始,届时大家需要把时钟拨快一小时,变成凌晨3点。 这意味着,那天你会少睡一小时,但天黑得更晚了! 夏令时是怎么回事?为啥要调时间? 夏令时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本杰明·富兰克林,他提出通过调整作息时间来充分利用天然光照,从而减少蜡烛等照明的使用。现代的夏令时制度是在20世纪初期正式推广,目的是节约能源,让人们在晚间拥有更长的自然光时间。 加拿大大部分地区(除萨斯喀彻温省和部分地区外)都遵循夏令时,每年3月的第二个周日开始,11月的第一个周日结束。2025年的夏令时具体时间如下: 📌 开始时间:2025年3月9日(周日)凌晨2点,调快一小时(变成3点) 📌 结束时间:2025年11月2日(周日)凌晨2点,调回一小时(变成1点) 虽然夏令时的初衷是为了节约能源,但近年来,它的实际作用备受争议。 ✅ 好处: 白天更长,晚上更有活力:夏令时期间,天黑得晚,人们有更多时间户外活动,商店、餐厅的生意也会更好。 减少能源消耗:理论上,天亮得早,晚上少用灯光,可以减少电力消耗。 减少交通事故:因为天亮时间更长,开车出行的可见度更高,事故率相对降低。 ❌ 坏处: 影响生物钟:每年两次的时间调整,容易让人感到疲惫,甚至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和健康。 工作效率受影响:刚调整的那几天,很多人容易感到困倦,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下降。 节能效果存疑:一些研究表明,虽然夏天用电减少了,但由于早晨时间变短,冬天取暖和早晨照明的电费反而增加了,整体来看节能效果不明显。 近年来,加拿大关于“废除冬令时,全年保持夏令时”的呼声越来越高,甚至BC省、安省和魁省都已经通过了相关法案,只差一个关键问题:美国还没同意! 为什么美国的态度这么重要?因为加拿大与美国有大量经贸往来,如果两国时间不一致,会给跨境贸易、交通、金融市场等带来很多麻烦。目前,美国也在讨论废除冬令时的议案,但还没有正式落实。 如果美国最终决定全年维持夏令时,那么加拿大极有可能紧随其后,到时候冬令时将成为历史,我们再也不用每年调来调去折腾自己了! 今年还是要调!别忘了3月9日拨快一小时! 虽然废除冬令时的计划还没最终敲定,但至少2025年,我们仍然要调整时钟。记得3月9日睡前调快一小时,免得第二天上班迟到! 另外,调整生物钟的最佳方式是提前几天开始慢慢调整作息,让身体适应时间变化,避免突然改变影响精神状态。 你觉得夏令时有必要吗?你支持全年固定夏令时,还是维持现状?

    Breaking

    川普再轰鲍尔:大家都喊预防性降息 只有「大鲁蛇」不肯

    美国总统川普21日再度严词抨击联准会(Fed)主席鲍尔不肯降息。 他在自家社群平台Truth Social发文说,许多人正在呼吁「预防性降息」。随着能源成本大幅下滑、粮食价格显著降低(包括拜登时期蛋价狂涨的灾难),且多数「物品」也呈跌价趋势,通膨几乎不存在。在这些成本正一如我预期般稳步下滑的情况下,几乎不可能会有通膨,但经济可能放缓,除非「慢半拍先生」这位大鲁蛇(指鲍尔)立刻调降利率。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比送花实在…经典史丹利杯 推母亲节限量版

    美国拥有百年历史的保温杯品牌史丹利(Stanley)深受消费者喜爱,每个母亲应该也不例外。雅虎生活网站报导,数字会说话,Quencher随行杯是史丹利所有商品中最畅销的;而全新的粉红、粉蓝条纹设计,更在「最受欢迎母亲节礼物精选」中掀起话题。但现在,它有了竞争对手,因为该品牌刚推出了2025年母亲节限量版Quencher随行杯,缤纷亮眼的色彩,可让妈妈拥有度假般的好心情。 史丹利在推出一系列粉嫩色彩Quencher随行杯仅数星期后,又推出了专为妈妈(或任何喜爱收集季节性商品者)而设计的限量新商品。奶油白的底色搭配奔放的红色花朵,复古的设计散发浓浓度假风格,被贴切地命名为「度假花卉」(Resort Floral)。虽然只有一种颜色可供选择,但这也算是好消息,不用花时间来决定挑选哪个颜色送给妈妈。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这款限量版随行杯容量分30与40盎司两种,可视母亲喝水习惯选择适合的尺寸。30盎司的可保冷9小时,冰饮可保持40小时;而40盎司则可保冷11小时,冰饮可保持两天。这款产品具备史丹利保温杯所有经典功能,两种尺寸都与杯架兼容,并可放入洗碗机清洗。 雅虎生活网站指出,史丹利去年的母亲节随行杯很快便销售一空,如果历史重演,这些绽放花朵的美丽杯子也不会卖太久;不妨现在就将它放入购物车,这样到母亲节前都可以不再为挑选礼物而烦恼了。

    西人学中文趣事一箩筐

    屈指一算,我在加拿大的大学内教西人学中文已有十多载了。别看他们高鼻子蓝眼睛的,对方块字却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们各显神通,用独特的方法攻克难学的中文,趣味轶事真有一箩筐,不妨顺手取来几个片断。 一、一流翻译人才 学习中文的西人学生中,学习得地道的不多,我的学生杜蕴德能做到替总理级人物做翻译,真万中无一。 他的学习方法,不是日日夜夜写字背书,功课全交无误那种。在班里,他不是最用功的,总成绩也不是最高的,问题不是他不懂,而是传统的考试和计分方式,对他不适合。他的知识已经超越了课本,他看中文报纸,对香港的一些八卦新闻,明星歌星的名字,琅琅上口。从报纸中,他了解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情况,知道很多国家名称的中译。对于中文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能够一看地名的中译,就知道英文原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他能触类旁通,很快就能上手。 他是用整个身心来学的,他轻轻松松地把学习寓于娱乐,唱卡拉0K,自弹自唱各种中文歌曲。有一次,我主持师生联谊会的节目,正愁节目不够,他自告奋勇,跟另一个女同学高歌一曲《上海滩》。后来听说他还参加中文歌唱比赛,唱的是粤曲《帝女花》获得特别奖。 他为了练习广东话,到唐人街的茶楼做侍应,卖点心,引来不少奇异的眼光。他说在厨房里面,跟厨师们相处得很好,除了能听到各式各样的广束话,还学了不少烹饪辞汇,也知道点心的制作过程,真棒。 为了保持普通话纯正,他常常跟大陆来的学生学者来往,还在校内的电台中文节目担任播音。他说的普通话,连香港来的学生都大叹不如。 回想起来,他的整个学习过程很杂,不过,这正是优秀翻译人才的必经之路。 个别学生学习态度的专注和对中国文化和文字的一往情深,也令我感动不已。 若干年前,在一个中文演讲比赛上,一个金髪小伙子,绘声绘影地做了一个生动的演讲,题目是“我为什么学中文?”他讲的内容已经不记得了,可是,我记得全场笑声不断,他上台领奖的高兴神态,我印象深刻。 不久,他不幸在车祸中丧生,全系的师生非常难过。如果他活著,说不定是个非常投入的汉学家,或是外交家。 他逝世之后,他的父母来系里找我们,说要成立一个纪念儿子的奖学金,给像他儿子一样对中文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二、红帽子侠客 红帽子侠客不是真正的侠客。 因为他每天都戴著一顶红色的布帽子,取了一个奇特的中文名字“侠客”,所以,才叫他红帽子侠客。 侠客属于“mature student”(成熟学生)类别的学生。他进来读中文的时候,差不多五十岁了。 我以为他只是一时好奇,谁知道,他读了一年又一年,不计较学分,把系里的中文课,几乎都选修了。他的发音很准,咬字清楚,虽然说得慢条斯理,但文法基本上没有错,间中还加入他个人的幽默,别有兴味。 侠客选修了我的翻译课。那门课的一个单元,是比较唐诗的不同英译。李白、杜甫、孟浩然和王维的诗,是汉学家们最喜欢翻译的。尤其是王维的几首绝句,例如《鹿柴》和《鸟鸣涧》,翻译就有好几种,最适宜用来作比较。 侠客没读过多少中国古诗,可是,他一旦明白了诗的基本意义,就能敏锐地指出某些翻译者的错误,有时,他尝试译出的句子,比原译更为贴切。 侠客原来是个木匠,因为特别著迷明朝的家具,才来学中文,目的是研究中国家具,并且能掌握一些明代家具的做法。为了这个目的,他看了很多关于中国家具的书籍,后来,他索性像个独行侠,跑到大陆去,到处寻找古代家具,一看到,就流连忘返。 有一段时间没见到侠客了。有一天,他忽然出现在我的面前,还是戴著那顶红帽子。他的中文流利了许多,精神饱满,大谈在大陆的种种有趣经历,原来他曾到大陆学习做家具去了。 三、盲学生爱唱中文歌 几个月前,他来办公室找我,说对中文很有兴趣,问我收不收他这个近乎全盲的学生。我看了看他的眼睛,跟平常人没有分别,想不到他的视力那么差。我说,只要你喜欢学习,我没有理由不收你的。我担心的是,能不能教好,能不能帮助你克服困难。 我问他有什么特别要求,他说,没有,你平时怎样教,就怎样教,不用特别照顾我,我唯一的要求是测验和考试的时候,请把考题放大几倍。 虽然他说没有特别要求,我写黑板的时候,还是尽量把字写大些。他坐在第一排,我在黑板上写字,他就拿著他的特制望远镜,跟著我的身影微微移动。课本和讲义,他都拿到大学的残疾学生辅助处,有专人帮助他放大和装钉。他的功课习题,也是放大了的,因此,每次交的功课,都是厚厚的一叠纸。他看书的时候,用一寸厚的放大镜,在课文上一个字一个字慢慢移动,那种费劲的姿势,真可让人落涙。 当初,我有点担心,他怎样能把汉字一笔一划写得准确呢。事实证明,他的字写得比一般的学生还端正流畅,别的学生的汉字,往往这儿漏一点,那儿漏一撇,可是,他极少漏笔划。令我感动的,是他交的功课,比一般的学生多。没有叫他做的,他都全做了。他说,他喜欢汉字,写字是他的一种享受。 他的耳朵比常人敏锐,有时在走廊相遇,他听出我的脚步声,总首先用中文打招呼。可能因为他听觉聪敏,他对于四声的掌握,都比其他学生准确。跟他聊天,知道他很迷醉中文歌曲,不时问我喜欢哪些歌星,真把我问倒了。 我问他平时有什么消遣,他说,除了唱中文歌之外,就是打跆拳道。原来他曾经到韩国参加了跆拳道训练,已经取得黑带。他的进取精神,令我肃然起敬。 上学期的期考,他的成绩是最好的一个。 四、大龄女学生 因为没有年龄限制,进来大学的学生,有的年龄比较大。记得十多年前,有一个已经戴老花眼镜的女学生,叫爱力嘉,是德裔。她年轻的时候,因为生活困难,没有机会进大学。如今她的儿女都大了,在家里待著没事,便回来读书,一尝早年的愿望。她非常认真,从来不缺课,笔记做得一丝不茍,汉字写得很整齐,从来没有遗漏笔划,考起试来,那些几乎可以做她孙子的同学,都不是她的对手。我以为她读完四年中文,就不会再读了。后来在校园碰到她,手里拿著几本书,行色匆匆,一问之下,才知道她正在攻读历史硕士学位。她的不服老精神令人佩服不已。 还有一个“成熟学生”类别的女学生,名叫伊丽莎白,也是对中文入迷得废寝忘食,她常常说很想去中国。像伊丽莎白这样的西人学生,不是个别的,他们对中国有一种特殊的向往,这种向往,说是幻想也好,浪漫也好,有时简直到了“单相思”的地步。 刚好我们大学跟黑龙江省哈尔滨的一所大学有夏季交换计划,这个消息宣布了之后,很快收到几十个学生的申请,竞争很激烈。伊丽莎白满懐希望地申请了,一个月之后,经过评审委员会审核,她被录取了。几天后,我在走廊碰到她,她眉飞色舞的说,这回真的如愿以偿,一待期末考完毕,就可以出发了。 谁知道,快到学期末,她忽然得了病,而且病情急转直下,在几天之内,回天乏术。系里闻讯,大家叹息不已。本来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忽然就没了?她去中国的名额,只好由另一个学生顶替。 原来伊丽莎白去世之前,曾向亲人嘱咐说,她不能到中国去,是毕生的遗憾,她委托带队的老师,把她的骨灰带到哈尔滨,撒在松花江上。 伊丽莎白到中国的心愿,总算达到了。

    好市多味噌黑鳕鱼 粉丝:堪比高档餐厅Nobu

    仓储式卖场好市多(Costco)不时推出一些优质又平价的商品,吸引购物者不断上门,在轻松采购生活必需品外,同时还有意外惊喜。美食网站Delish撰稿人丹妮尔·哈林(Danielle Harling)表示,尽管有这些购物乐趣,但如果有人告诉她,可以在好市多买到全球知名日本餐厅Nobu所提供菜肴的「拷贝品」,她一开始还是会打上个大问号。 在社群网站Reddit的讨论区,阿拉斯加Leader Seafoods的味噌黑鳕鱼颇受好评;至少有一位好市多购物者称,它可媲美Nobu同名的招牌菜。哈林说,有了网友「背书」,她决定也买一盒来尝尝。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好市多味噌黑鳕鱼评价 Reddit用户不吝对这款美味的冷冻食品表达他们的喜爱,相关主题已有近100则留言。当被问到与Nobu的版本相比如何时,一位网友说,「几乎完全相同」;她在家举办「寿司之夜」时,偶尔也会做一道Nobu风格的黑鳕鱼料理,「这是我能找到的最好替代品」。 发起这项话题的网友说,它太好吃了,鱼肉软Q、很好解冻,能轻松地将这道菜端上桌,「太完美了」。另一人说,无论是来自好市多或其他地方,这是他吃过最好的冷冻鱼肉。 一位打算在婚宴上采用这道餐点的网友Sonia表示,味噌黑鳕鱼是她最喜欢的鱼类料理之一,但她不确定结婚时好市多是否还有供应这项商品;至于与Nob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