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中国结婚对数创下自1980年以来新低,但数据没反映出来的是,在一胎化政策下生长的独生子女,其单身状态成为父母的担忧。家长期待儿女「找个伴」的希望,每周都在北京的公园相亲角中萌芽。
周末在北京的玉渊潭、中山公园中,有一群不畏寒风的中年人,裹着层层厚重衣物来到公园。有人手上拿着列有自家儿女条件的纸张,给同样在这穿梭的叔叔、阿姨,对照是否与自家儿女条件匹配。
若是有年轻人来相亲角,叔叔、阿姨必定开口先问年纪,「姑娘,几年生的啊」,年纪符合才会询问是否有北京户口、有车有房,经济条件成为是否进一步认识的先决条件。
来到相亲角的父母大多都仅育有一名儿女,担心儿女未来没有对象相互扶持,因此来到相亲角寻觅良人。
一名来到北京中山公园相亲角的母亲表示,3年前女儿才24岁,认为婚嫁之事不急,但转眼间就快28岁,女儿觉得婚嫁之事顺其自然,但她惦记家里只有一个女儿,心里总着急她老了后没人陪。
这名母亲表示,希望女儿有事时能有另外一半帮忙,不然平常还是得靠父母。不过,她也表示,儿女结婚后依然有很多事情需要担忧,包括在北京买房的开销,「只靠年轻人的工资挺难的」。
一名住在北京的父亲表示,他从一年前开始帮28岁的儿子找对象,他认为孩子在没有稳定对象前,身为父亲的他都有义务帮儿子找寻对象,他到相亲角是为了当面见到对方父母或本人,「聊到一块才有下一步,提高儿子找对象的成功率」。但他也坦言,「在相亲角找对象难,仿佛是大海捞针」。
相亲角中,也有仲介将满满的数据放在地上,一旦有人驻足,便将合适对象介绍给前来询问的父母。一名仲介表示,现在结婚率普遍较低,是受到整个时代跟文化因素的影响,北京结婚率比其他地方更低,则是因为资源较稀少,房子少、房价高就是原因之一。
除了通过仲介、父母来寻找对象,也有年轻人趁假日来这认识同龄人,直接跟潜在对象交流、交互,对他们而言是一种保障。一名北漂11年的男性表示,来到这碰碰运气,若是遇到印象不错、年纪相仿的女性,便会上前交代家里情况,询问是否符合女方条件,但目前仍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
一名50几岁的先生表示,他来到公园自荐好几年了,这几年在相亲角认识挺多人,但他认为,相亲角充斥人品有问题或想骗钱的人,在这不容易遇到好对象,但因为没有别的交友管道,只能来这碰碰运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