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这款房子防火、防震、防风 洛杉矶灾区有钱人也在看

    超级石窟房是运用拱形结构,这种形状可以承受重量。 (洛杉矶时报/ William Liang摄影)

    1月的洛杉矶野火烧掉了至少1万6000栋昂贵住宅,若要用正规的方式重建,在人力、建材、时间上都难以达成。但如果建造如卡通「摩登原始人」石窟房(modern adobes),不但可以节省各类资源,最重要的是它可以抵抗野火和其他天然灾害。

    从洛杉矶开往赌城的15号公路,翻过山以后第一个到达的城市是赫斯佩利亚(Hesperia),这里有一个非营利组织「加州土地学院」(CalEarth Institute),它原本的宗旨是帮助游民和贫户建造便宜的石窟居所,每个月举办一次讲座。

    大规模野火过后,2月的讲座来了许多经济条件很好的人士,他们原本在宝马山花园(Pacific Palisades)或艾塔迪那(Altadena)的豪宅被烧毁了。他们在2300平方呎的石窟屋里参观,它配有三卧两浴,并连接到一个可停放两辆车的车库。

    一对夫妇走过开放式厨房,惊叹于良好自然采光。在宽敞主卧室外面,一位高个子的胡须男把这个空间比作「奢华的 Airbnb 民宿体验」。两个小学男孩摆弄着墙上的开关,启动和关闭吊扇。「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房子,」其中一个小孩说道,「但我喜欢它的形状」。

    非正常住宅 能够抵御所有天灾

    石窟有中央冷暖气、瓦斯壁炉和充足的壁橱空间。然而,除了现代化设施外,这绝不是一栋「正常」的住宅。这个结构并不像一个盒子,而是由一系列嵌套在一起的拱形圆顶组成,就像故事书中的迷失小屋。墙壁是弧形,天花板是高拱形。整栋建筑仅用几种材料建造而成:泥土、沙袋、铁丝网、灰泥(plaster)和少量的水泥(cement)。

    但这栋建筑最引人注目的却是游客看不到的:它能够抵御巨大的自然灾害,无论是龙卷风、飓风、地震或火灾。欢迎来到Earth One,这是CalEarth的代表作。在洛杉矶,这样的房屋如今并不常见,但它们有可能成为常态。根据自然建筑倡导者的说法,它们可能是打造防火城市的建筑方案。

    NASA研究过 获得联合国认可

    该组织每月举办一次开放日,游客可以参观园区内的各种土制建筑,从一天内可以完成的紧急避难所,到获得完全许可的大型Earth One住宅。洛杉矶野火后人们对自然建筑的兴趣大增,尤其是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些照片:在伊顿大火后一座后院超级石窟(Super Adobe)完好无损,而它前面的1912 年主屋却被焚毁了。

    大多数石窟都是圆顶形的,其结构依靠拱门原理。拱门是一种利用几何形状来抵消重力和地震力的承重形状。但这些结构也是可无限定制的,能够根据个人意愿扩展和延伸。石窟可以连接到城市的电网和下水道,并配备与其他现代住宅相同的舒适设施。

    在一座充斥着木造屋的城市中,大众很难理解在仅由少数天然材料建造的住所中生活的可行性。这就是为什么有上百人聚集在CalEarth 2月份的开放日:亲自查看这些建筑并确定它们是否适合他们的期望,无论是作为健身房、孩子的游乐屋、与朋友一起居住的院落,或是在火灾中失去旧家后重建的新居。

    霍斯泰特(Elliott Hotstetter)是艾塔迪那居民,他在伊顿大火中失去了家园。他说:「很多人都在急于重建,这很令人担忧,我们需要足够的时间来重建。我的下一个家必须是防火的,这是主要的考虑因素。」

    CalEarth的石窟设计已被航太总署NASA 研究过,并已获得联合国的认可和使用。虽然全球有60个国家有这样的建筑,但在美国,尤其是加州,它们很少被用作住宅。CalEarth的总裁卡利利(Dastan Khalili)表示,这种建筑方式其实有非常多的益处。

    「事实上,我们并不是从零开始。我们知道它是有效的,而且我们拥有技术,」卡利利解释说。2008年他的父亲纳德哈利利 (Nader Khalili) 去世后,卡利利就和他的妹妹一起接下 CalEarth。

    卡利利补充说:「如果大家此时齐心协力,将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重建这些社区,提供安全、防火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住房。它可以让洛杉矶成为全国通过改革住房制度来抵御气候变迁的灯塔。」

    伊朗侨民纳德创办了CalEarth,原是为游民和贫户提供快速且经济的住房。受到伊朗沙漠之旅的启发,他设计了一种建筑,可以利用各地的土壤建造,并能长时间暴露在火中,还让住者免受风雨侵袭。他的实验的最终成果就是石窟,一个用装满泥土的沙袋盘绕而成的圆顶建筑,并用铁丝网加固。建筑物上涂有灰泥以确保防水——CalEarth声称石窟的使用寿命没有年限、至少可以经历几十年或几世纪。

    CalEarth长期以来一直向受到自然或人为灾害影响的人免费提供在线建筑课程。1月南加州爆发野火以来,观看其视频的人数增加了 131%。赫斯佩利亚园区全年也提供现场研讨会和学徒培训计划。石窟的蓝图是开放的,没有申请专利,这是蓄意之举,因为它希望分享这些知识来「服务人类和环境」。

    在国际上,石窟不仅被建造成住宅和后院办公室,还被建造成岛屿度假村、妇女健康诊所和孤儿院。更重要的是,这些建筑物经历过最极端的自然灾害。2015年尼泊尔发生7.3和7.8级地震,周边城镇被夷为平地,而一座石窟却屹立不倒;在波多黎各,有一座在2017年的玛莉亚飓风中幸存下来;在 2017-2018年持续40天肆虐范杜拉县的托马斯野火中,有多座石窟安然无恙。

    CalEarth并不是唯一在南加州野火之后察觉到机会的组织。Loescher Meachem Architects Inc. 的建筑师罗舍(Ben Loescher)对防火土质建筑的复兴抱持乐观态度。「在这些火灾发生后,我们不再有借口,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方法。其中一项新鲜事就是重新发现泥土作为建筑材料,」罗舍说道。「幸运的是,我们对土坯的了解比50年前多得多。它可以像任何其他建筑材料一样进行分类、测试和设计。」

    土坯房建筑 已存在数百年历史

    土坯房在南加州其实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可以追溯到西班牙传教时期,而在20世纪,它开始在洛杉矶的前身索诺拉镇(Sonoratown)以及整个圣塔芭芭菈县大量出现。直到今天,在洛杉矶仍然可以找到许多土坯房,包括奥尔维拉街(Olvera Street)上的古迹阿维拉土坯房(Ávila Adobe),它被公认是洛杉矶最古老的房子,有207年历史。除了用土质材料来建造,土坯还具有其他强大的特性,这加强了将其重新引入城市建筑领域的理由。它的建造速度很快,成本比大多数现代住宅低得多。

    艾塔迪那居民沙赫特(Justin Schachter),在超级石窟房中欣赏圆顶结构。 (洛杉矶时报/ William Liang摄影)

    这就是沙赫特 (Justin Schachter) 决定参加 CalEarth 开放日的主因。「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我还不确定是否愿意开车两个小时去赫斯佩利亚,」在NASA喷射推进实验室JPL(Jet Propulsion Lab.)担任电机工程师的沙赫特说道。「我仍然流离失所。我连续几天甚至几周都在四处迁居,我已经筋疲力竭了。但我很高兴我来了,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如果我们的家园不是由易燃物建造的,生活就不会受到如此大的冲击。」

    使用天然材料重建洛杉矶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建造超级石窟的成本大约是使用传统建法的三分之一。而且,即使在该成本之内,大部分也是劳动成本。但这个过程不一定容易,由于加州地震频繁,建筑标准是世界上最严格的之一,这使得房主很难获得建筑计划的批准。

    然而这并非不可能,正如加州已建成的 SuperAdobes 所证明的。这需要时间、资源以及与城市建筑部门的反复沟通,而这正是宝马山居民米尔诺斯卡(Marysia Miernowska)希望改变的。

    上个月她在网络上发起请愿,呼吁洛杉矶市使用防火、天然的建筑技术进行重建。它呼吁更新建筑规范和资助广泛的、工程师批准的计划,使民众更容易完成复杂的许可程序。它还建议对洛杉矶县的自然建筑项目提供财务激励,并对研究、教育课程和外展计划进行投资。截至目前,请愿书已收到5000个签名。

    当参加 CalEarth 开放日的人们穿过 Earth One 温馨的起居空间时,这种感觉很真实。一位访客扑通一声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十指交叉放在脑后,仰头凝视高高的天花板,而客房里的一群女士则对内置壁橱的深度惊叹不已。尽管它看起来与 Zillow 上众多的房子完全不同,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想像自己回到这种家。

    霍斯特特说:「如果我们把房子按照原来的样子重建,下次它们又会被烧毁,这真的不合理。」他计划带着儿子回来参加建筑研习班。 「世界各国早已在建筑中使用泥土。这是很好的机会,可以花一点时间做出明智的决定。」

    小启:洛时精选为世界日报与洛杉矶时报经过正式协议的互惠专版,每周四刊出。

    ‘My next home must be fireproof’: Why more Angelenos are looking to build ‘SuperAdobes’

    https://www.latimes.com/lifestyle/story/2025-02-20/superadobe-calearth-hesperia-fire-resistant-los-angeles

    在伊顿野火中失去住宅的霍斯泰特(Elliott Hostetter),正从超级石窟房中走出,这种建筑可以抵御天然灾害。(洛杉矶时报/ William Liang摄影)
    这座CalEarth建筑物,用来观察长期风化作用的冲击。(洛杉矶时报/ William Liang摄影)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