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中国两会前瞻 机构聚焦内需复苏与新质生产力

    中国两会即将展开,重点预料包含新质生产力的建设。图为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线圈分厂智能制造车间,智能设备对绝缘线棒进行加工作业。(新华社)

    中国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中国券商陆续发布两会前瞻,认为今年的政策将聚焦在扩大内需与新质生产力,相关表述也将连带影响投资者的预期情绪。

    中国经济内外夹击,内有疫后复苏不如预期,内需疲软,陷入通缩危机,外有美国关税战逼进。并且正值经济转换时期,农历新年期间的「深度求索」(DeepSeek)造成一股旋风,AI人工智能、机器人领域等蔚为风潮,机构与投资人关注两会期间政策相关表述释出的风向。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第一财经报导,近日,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等多家券商陆续发布前瞻,就全国两会宏观政策发力点、全年产业重点部署方向以及资本市场投资主线等市场重点关注内容进行解读。

    机构预期,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将是政策的着力点。西部证券预计,随着财政政策力度加大,2025年名义GDP增速可能回升,消费增速有望加快。政府可能颁布购车补贴、家电「以旧换新」等措施,以促进消费市场的复苏。政策也将推动房地产止跌回稳,房地产对经济拖累可能减轻。

    中金公司预计,除了已经发布的「以旧换新」政策以外,有10余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在社保方面适度发力。从供给端来看,对消费的支持来自扩大服务消费供给,包括将卫生健康、养老托育的项目纳入了专项债可用作资本金的范围。

    此外,各省还针对当地特点以及消费发展的新趋势等,在消费领域、消费状态方面提出了不同的支持方式。

    新质生产力的建设也将是重点方向。中金公司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上当前的国际形势和大国关系,解决「卡脖子」难题,加快人工智能、绿色能源等前沿技术突破和应用推广,无人驾驶、低空经济、数字经济、人形机器人、6G等未来产业将是内核竞争力关键。

    至于政府工作报告中预期的宏观经济数据,中金公司研报分析,从各地公布的经济成长率目标看,2025年较2024年上调、持平和下调的地区分别有1个、15个和15个,整体加权平均的成长率目标为5.3%(2024年为5.4%)。通膨目标方面,多数省份将CPI通膨目标从「3%左右」调整至「2%左右」。

    中信证券明明团队预计,大多数年份,北京、上海设置的经济成长率目标与最终的全国成长率目标较为接近,以此来判断2025年全国的经济成长率目标可能为5%左右。各地CPI目标普遍下调至2%左右,预计2025年全国CPI目标也将从过去几年的3%左右下调至2%左右。

    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方面,中信证券明明团队表示,2025年赤字率或将提高至4%左右;添加专项债规模或将增加至人民币4.2兆元至4.5兆元(约1360亿美元)左右。货币政策方面,两会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货币政策将延续「适度宽松」的基调。

    报导指出,全国两会作为重要政策窗口期,A股市场投资机会以及未来表现受到投资者关注。野村东方国际证券表示,A股市场受益于春节后成交量的回暖,以及中国AI科技领域进展带动的情绪走强,泛科技领域持续领涨。不过,情绪过热时题材的波动性容易上升,在板块快速轮动之中,投资者需关注组合防御性。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