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川普政府对乌克兰政策大转向,使得国内外对「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的担忧再起。淡江大学战略所教授李大中分析,华府政策大转弯,使得台湾当局难以妥善应变,恐怕出现水土不服的状况;他提醒官员,唯有冷静判断做好台美间沟通,且任何决策都应以台湾最大利益为依归。
李大中指出,过去三年间,政府虽然宣称台湾不是乌克兰,强调本质不同,但在国际宣传中,喜好将台湾与乌克兰进行链接与相提并论的,也正是政府高层;在官员公开发言、外媒专访与国际投书中,均不乏出现与乌克兰链接的论点,例如:「台湾安全与乌克兰安全休戚与共,如果华府停止提供乌克兰军援,将给北京机会,扩大散布美国并非可靠民主伙伴之假消息」又例如「捍卫乌克兰就是在捍卫台湾,世界民主国家的命运紧密交织」。
如今,川普政府上任,华府政策出现180度大转变,出现美俄形成一定共识与默契,在华府压力之下,推着乌克兰朝向妥协、停火、和解的方向前进,乌克兰陷入被动,只能被迫接受相关条件,台湾政府惊讶之余,面对国际形势变动节奏如此快速,难以妥善应变,表面上也只能讳莫如深。
李大中分析,赖总统过去曾多次针对乌克兰议题发言,大体论点是环绕民主对抗威权、和平对抗侵略的脉络与视角,而蔡总统卸任后甚至出现优先援助乌克兰的言论,上述这些说法虽切中拜登时期的美国乌克兰政策基调,但如今面对川普高举「美国优先」的全新思维与政策取向,来得又快又猛,台湾转弯不及,以往惯用的官方语汇与口径,在华府的共鸣降低,出现有些水土不服的现象。
他提醒,政府官员唯有冷静判断,尽全力做好台美间沟通,且任何决策都必须以台湾最大利益为依归。
另一方面,面对又有国安官员声称中国大陆在两会前夕,动员散布疑美、疑川论,李大中质疑,并非讨论与分析美国政策,就叫做「疑美」,否则现在美国民主党人士质疑川普政策不利于美国国家利益,难道也要全部粘贴「疑美」标签?又如,目前美国的欧洲盟国与伙伴中,也有不少针因为川普政策急转弯,而出现质疑、不解与批判的声音,难道我们官员也要称这些政治人物「疑美」?
李大中强调,「疑美」的伪议题,最不应该的就是拿来做为打击异己的政治工具,这是在内部制造分裂、寻找敌人,贴标签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