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医疗需求日益增加,医护人力短缺成困境,台北市立联合医院携手国立阳明交通大学找解方,创全台之先开发「即时智能问诊系统」,病患先与AI问答初步症状,医师在诊间即能聚焦关键问题诊断、安排检查,减少病患回诊次数,最快下半年就能运用在联医泌尿科门诊,造福医病双方。
「即时智能问诊系统」开发由阳明交大博士生许峻维与李倞,以及北市联医泌尿科医师庄梓昱与张德㧑、仁爱院区院长陈修圣与阳明院区院长邱逸淳、教学研究部长林庆波共同推动,费时1年半建置;此运用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结合医院初诊守则与标准化问诊流程,打造智能辅助问诊机制,帮助医师提升初诊精准度、加速检查安排。
陈修圣举例泌尿科,患者常见症状如频尿、血尿、排尿困难、腰痛等,医师确认病因得通过验尿、抽血、超音波与CT等影像检查。传统初诊流程包含医师问诊、开立检查、回诊解释结果,导致诊疗时间延长、回诊次数增加,加重医疗资源负担。
邱逸淳说,病患与医师面诊前,先向该系统语音陈述相关症状,并获得初步的检查建议;医师问诊时,即可直接参考患者输入资讯,减少基础数据搜集时间,加速为病患安排抽血、验尿及相关测试等必要检查,医师再依病患带回的检验结果深入问诊。
林庆波指出,传统大语言模型可能产生与临床标准不符的内容,影响诊疗决策,因此该系统强化减少AI幻觉的能力,结合医院内规范与标准化问诊流程,确保生成内容符合临床逻辑,避免误导病患。
开发团队表示,该系统初期支持国语、台语、英语,未来将导入东南亚国家等多语言语音问诊功能,确保外籍劳工及不擅书写的长者能通过语音与AI交互,顺利表达病况。此外,系统将加入智能卫教功能,提供用药提醒、检查流程指引、日常健康管理建议等,帮助病患正确运行医嘱,减少因资讯落差影响治疗成效。
团队指出,此系统目前将进入临床测试与验证阶段,未来进一步优化功能,并推广至在泌尿科、肾脏科、慢性疾病的科别等医疗资源较紧张的科室,成为医师的「可靠助手」。由于具备低成本、快速建置、易于集成的优势,可降低医院导入门槛,让更多医疗机构受惠,协助提升诊疗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