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与美国总统川普在白宫谈崩之后,泽伦斯基立即飞往英国伦敦,试图讨拍兼寻求是否有「抱团取暖」取代美国大腿的可能。第一时间,欧洲各国领导人也表达了对乌克兰的支持。只是,在眼下的伦敦领袖峰会中,到底能否达成除金援以外更实质的军事支持?不止将牵动俄乌乃至整个欧洲局势,也将解答「欧洲大老爷们会选择当钢铁侠或键盘侠?」这关键一问。
川泽谈崩后,虽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帖说,泽伦斯基「永远不会孤独」,法国总理马克宏也发帖挺乌;也有报导指英国首相斯塔默将告诉欧洲领袖,需要将对泽伦斯基的口头支持转化为行动;德国看守总理萧兹发帖称,乌克兰可以信赖德国和欧洲;极可能出任总理的德国基民盟主席梅尔茨也发帖表示,「…德国都和乌克兰站在一起。在这场战争中,我们绝不能混淆侵略者与受害者」…大有「欧洲大老爷们不能再当键盘侠、必须奋起当钢铁侠」的气概。但这样的口头支持在战争面前,无异于「画饼充饥」,不过是给乌克兰民众一点精神安慰而已。
就以伦敦峰会前夕,英国财政大臣和乌克兰财长签署了一项价值22亿6000万英镑的贷款协议,以增强乌克兰的国防能力为例,如此从其冻结俄罗斯资产转化的金援,对于须面对持久战争的乌克兰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泽伦斯基想要的那里是金钱,更是欧洲各国持续的、包括军事部队在内的实质军事支持。
虽然一些欧洲国家表达了强化乌克兰国防的支持,但实际上派兵的可能性却微乎其微。毕竟,长期仰仗美国这柄大保护伞的欧洲各国,养尊处优躺平已久,以致多国对于实质派兵仍持保留态度。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的领导人纵使内心、口头都想要当行动的巨人,但现实却让他们不得不只能扮演「键盘侠」,对看在泽伦斯基眼里,只怕更似画饼。
如果欧洲真的想成为乌克兰的「钢铁侠」,就必须真正投入大量且实质的军事整备。除了英国承诺川普的提高国防开支至GDP2.5%,更包括积极投入生产或购置重型武器、增派军事顾问甚至宣布将派遣部队至乌克兰前线。正如一位知情人士所言,「乌克兰现在需要的是奶油加大砲,而不是在社群发文或表态。」
只是,更为严峻的情势是,就算欧洲各国钱都到位也改变躺平姿态,最根本的问题仍是,军事实力不可能一步到位。单以士兵训练来说,没有个三五年的训练整备,那有那么容易建置出能派往前线作战的大批部队?去了也只怕将沦为砲灰。更且,安逸多年的欧洲各国,真能接受自己人民的人命损失?
就在斯塔默键盘加嘴砲挺乌同时,英媒也指出,他将私下在欧洲领袖峰会警示泽伦斯基和其他欧洲领袖,「乌克兰通往和平的道路必须经过白宫」;斯塔默的的盟友说,「现在只有一场谈判,那就是总统川普所在的谈判」,只怕这才是真正看透当前局势的大实话。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眼前欧洲并没能力取代「美国队长」的地位。就不知如此大实话,是否能敲醒还在「键盘挺乌」的各国领袖,以及长期相信西方领袖口惠承诺的各国人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