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人认为,伴随年纪增长,对睡眠的需求自然会减少,然而专家指出这是一种误解。尽管许多长者常有整夜难以安眠的困扰,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需要睡眠,专家推荐了一些改善睡眠质量的方法。
据CBS报导,睡眠心理学家哈里斯(Shelby Harris)表示,年龄渐长,压力、睡眠结构变化以及荷尔蒙波动,都会影响睡眠的时长和质量。当人们进入60岁、70岁后,深度睡眠时间会减少,导致整体睡眠变浅,这也让失眠的情况更为常见。此外,夜间频繁醒来上厕所,进一步影响了睡眠质量。根据专门研究睡眠健康的睡眠基金会(Sleep Foundation)统计,65岁及以上的长者中,约有40%至70%患有慢性睡眠障碍。
对于女性而言,荷尔蒙变化对睡眠的影响尤为明显。随着雌激素和黄体酮的下降,更年期妇女更容易出现潮热、盗汗等问题,进而影响夜间休息。此外,女性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与失眠的几率也较高。哈里斯指出,长者缺乏深度睡眠的现象,可能与进化有关。她解释,深度睡眠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促进肌肉修复与生长,而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对此需求减少,因此夜间更容易因疼痛、翻身或排尿而频繁醒来。相比之下,年轻人和儿童则能获得较多深度睡眠,以支持身体发育。
许多人认为,年纪越大对睡眠的需求就会减少,然而哈里斯指出,这是一种误解。她说,「如果医生告诉患者,随着年龄增长,睡眠大幅减少是正常现象,那么应该再寻求其他专业意见。」她补充,有些长者会通过白天小睡来补充夜间睡眠不足,这在作息较不规律的群体中尤为常见。然而,长时间躺在床上或频繁打盹,可能反而会降低夜间的睡眠品质。
改善睡眠的方法除了保持良好的睡眠环境,例如营造凉爽、黑暗、安静的空间,以及创建固定的就寝习惯之外,哈里斯还建议一些额外的策略。例如,若经常半夜醒来,可以在白天花五分钟进行冥想,以帮助大脑放松。此外,白天减少卧床时间、减少午睡时间,也能促进夜间更稳定的睡眠。如果这些方法持续数周仍无改善,则应咨询医生。
哈里斯指出,目前已有许多治疗选项,例如针对失眠的认知行为疗法(CBT),亦可通过睡眠研究评估是否有潜在睡眠障碍,必要时可考虑药物治疗。 她强调,睡眠问题并非无法改善,长者应积极关注自身的睡眠健康,以提升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