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超高龄社会中,「少年夫妻老来伴」的传统观念正逐渐改变。台湾内政部统计显示,离婚率在婚龄未满5年与20年以上呈现两个高峰。前者受经济、生育计划等因素影响,后者则与空巢期及退休后的适应困难相关。而65岁以上的离婚人数在过去10年间明显增加,专家分析,与平均寿命延长、自我实现需求增加及经济独立等因素有关。
据内政部统计,2014年至2023年间,65岁以上男性离婚人数从1579人增加至2642人,增幅达67.3%;女性从374人增至1164人,增幅更高达211.2%。在2022年,婚龄未满5年者离婚比例与2013年相比增加3.66个百分点,婚龄逾20年的夫妻离婚比率提升2.62个百分点。
咨商心理师靳秀丽表示,不同世代对于婚姻的观念不同,1945年至1964年出生的婴儿潮世代,深受「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影响,对婚姻的坚持较高;1965年至1980年出生的X世代受西方文化影响,婚姻观念开始松动;Y世代与Z世代则更加追求个人自由,较不受传统性别角色约束,对离婚的接受度也显著提高。
台湾医疗卫生研究协会理事长李兆环说,过去女性为巩固家庭,即使长期遭丈夫家暴,也选择隐忍不愿离婚,如今台湾出现60至64岁间的「退休离婚潮」,备受关注。
李兆环分析,现代人寿命延长,部分人甚至提早退休,夫妻共处时间增加后,各种分歧逐渐浮现,可能小至生活习惯、大至退休后是否要搬家、理财等,都让退休夫妻得重新适应关系,面对分歧时,女性也因经济较为独立,不再需要依附在男性身上,离婚的意愿也提高。
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生死与健康心理咨商系特聘教授李玉婵认为,寿命延长影响了离婚决策。过去长者或许因「反正没剩太多年」而选择维持现状,随寿命延长,未来还有大把的岁月,不希望人生将就,盼重新规画人生,追求更适合自己的伴侣关系。
至于离婚婚龄出现两大高峰的现象,李玉婵说,不同婚龄的离婚趋势,可以用「U型理论」解释,传统上有「七年之痒」,现今夫妻的磨合期可能更短,婚龄5年内的离婚多与生育与经济压力有关,婚龄超过20年的夫妻则可能受到孩子离家,失去共同努力的目标等因素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