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太鲁阁国家公园每年多达400万名游客造访,堪称台湾观光门面,去年403地震是开园以来最严重的灾害,导致游客崩跌剩不到一半,修复工程艰巨,光秃山面让太鲁阁更显苍白,时间犹如停格在去年震灾时,要恢复全区迎宾,至少还等7年。
太鲁阁国家公园宛如花莲观光的心脏,重创后修复期至少6、 7年,现在处于「心脏衰竭期」,观光客不来,百工百业也起不来。
园区几处人气景点,如砂卡礑、白杨步道、9曲洞、燕子口、锥麓古道等都在震后重创;去年下半年台风接踵带来强风豪雨造成「二度伤害」,原本评估损害较轻微的布洛湾游憩区,也因豪雨冲落1颗颗数公尺高的巨石,击碎开放的希望。
记者与太管处人员顺着贯穿园区的中横公路直击,沿途可见大小不一坍方、从上而下冲刷的土石流痕迹,下方的立雾溪散落各种棱角的巨石,游客虽然可走中横公路,但各景点都禁止进入。
穿越砂卡礑隧道,映入眼帘的砂卡礑桥,路面铺一片大铁板,底下是被石头砸出的大窟窿,桥的两旁原本有不少只大理石狮子,也被落石打中不见踪影。
人气景点砂卡礑步道仍封闭,太管处解说员林茂耀指向远程的转弯处,已被大量土石掩埋,棕色护栏也还卡在土堆里。来到布洛湾游憩区入口处,告示牌提醒「道路毁损、禁止进入」,一旁成堆土石与漂流木,全是大雨从山上挟带而下;通往布洛湾台地的联外道路,蹂躏痕迹随处可见,整条车道都被土石流和超过8公尺高的巨石占据。


太管处布洛湾管理站主任陈宝匡忆及,康芮台风过后,路上10几颗大石头挡住去路,「心都凉了」,只能赶紧找来大型机具进场破碎。
「园区满目疮痍,去年观光人数崩跌到只剩170万人次」,太管处以7年全区开放为目标,但林茂耀感叹,退休时恐怕还看不到太鲁阁恢复原样。
修复工程到底有多难?太管处副处长林忠杉说,除需大量人力物力,灾区重复致灾最棘手,画好的施工图须重新勘查、修正,加上缺工,都影响工程进度。
林忠杉评估,5处修复进度较艰困的景点,包括砂卡礑步道、燕子口步道、白杨步道、布洛湾上下联系道路、锥麓古道,还要用科技仪器调查高位边坡蓄积多少土石、裂缝多深多宽等,做详细的安全评估,才能对症下药。另如白杨步道观景平台被大雨冲毁,因步道窄小,只能用小型机具或人工处理,进度也较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