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缅甸强震和1月嘉义地震有关? 郭铠纹:未来2周注意有无异常地震活动

    图为缅甸28日强震后,道路断裂。(欧新社)

    缅甸实皆省28日发生芮氏规模8.2强震,国外有专家称该地震震央发生在的「实皆断层」,已经沉寂200年之久。对此,台湾前中央气象局地震测报中心主任郭铠纹表示,200年在地质时间上只是一瞬间,实皆段层过去经常有地震发生,不要看最近有没有地震活动,它就是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板块长期推挤,「它没有隐没,就是互相推挤」。

    郭铠纹表示,欧亚大陆板块太大了,又分成很多个微板块,印度板块向北去挤压欧亚大陆板块,会影响到「波斯西藏缅甸造山带」,这个造山带边缘有两个板块,一个是扬子板块(即华南板块),范围包括四川盆地、长江下游、两广、福建、台湾海峡到台湾海峡西部。另一个是阿穆尔板块,把这两个板块同时往东边去推挤。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他说,台湾西边就是扬子板块的边缘,雪山山脉在宜兰牛斗有梨山断层,梨山断层以西的部分雪山山脉,包括阿里山山脉,以及台湾西部平原,都是属于扬子地块的边缘。阿穆尔板块在日本的南海槽和菲律宾板板块互相碰撞的地方。而台湾最西边是雪山山脉和台湾西部,包括嘉南平原、阿里山山脉,属于扬子地块。昨天缅甸强震这样的碰撞,可能会造成应力的转移。

    郭铠纹表示,「波斯西藏缅甸造山带」范围从波斯到中亚,其实昨天在哈萨克斯坦也有规模5以上地震,只是大家没注意到。缅甸是走滑断层形式,印度板块向北推挤,造成了造山带,造山带的地壳特别厚,不是隐没,而是硬碰硬、大陆和大陆的碰撞,从地壳去加厚,厚度已经达到60公里,一般地壳厚度为35公里。

    他说,这个造山带是很厚的造山带,又握着扬子板块和阿穆尔板块往东推挤,这是台湾比较要注意的事情。

    今年1月7日西藏规模7.1地震,郭铠纹表示,就是波斯西藏缅甸造山带向东北移动,可能会把扬子和阿穆尔这两个微板块往东推挤。所以他当时提出呼吁,接着1月21日嘉义大埔发生规模6.4地震。

    缅甸地震之后,台湾留意到什么时候?郭铠纹表示,很难讲,他观察到1月7日西藏地震完之后,隔两周接着就是台湾的嘉南规模6.4地震。那次经验是隔了两周,所以这次先注意两周看看,有没有异常的GPS位移或异常的地震活动。

    郭铠纹表示,之前西藏规模7.1对应到后来的嘉义大埔规模6.4地震,这次是缅甸震矩规模7.7(芮氏规模8.2),谁是因谁是果很难讲。很可能根本上印度板块推挤欧亚大陆板块里面的波斯西藏缅甸造山带已经很久了,应力也累积很久了,移动是浅移默化的,可能也移动一段时间,「不是一天一夜的事情,可能是长年累积,有百万年的历史」,移动以后只是最近才爆发出来。

    而缅甸28日强震和西藏1月强震上隔两三个月,郭铠纹表示,但是在地质的时间其实可能都是同一件事情。可能这个应力潜藏在很久,只是在哪时候、哪个断层在哪边破裂,只是最近才爆发出来的现象,台湾西部也是一样的情形。

    郭铠纹表示,波斯西藏缅甸造山带除了推扬子地块,它也推阿穆尔板块。就是西南日本欧亚大陆板块的部分,南海海槽跟菲律宾海板块相撞的部分,这样的推挤,也会提高南海海槽活动的潜势。

    郭铠纹表示,地震没有办法预防,地震要发生就是能量的释放,地震也不能预测,无法提早把民众疏散。

    缅甸地震深度很浅,今年规模6以上地震,全世界有21起,28日起就发生4起,有2个在缅甸,都是走滑断层,走华断层的特征就是比较浅,所以深度10公里以内。另外大西洋的中洋脊也有规模6.6和6.1两个地震,中洋脊也是裂开,震源也是比较浅。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