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统川普3月31日表示,他已经敲定新一波的关税计划,但并未透露他的决定,要等到4月2日「解放日」才宣布。
川普幕僚团之前曾对他提出多项构想,而现在川普表示他已经决定,令幕僚们有些措手不及。
幕僚团对于究竟应采取何种关税措施一直争议不休,因为不同的作法将使多项优先目标相互冲突。其中最大者,在于川普既要提高税收,又要用关税作为与其他国家谈判的筹码。但如果关税措施还有谈判余地,且之后可能下降,则税收将达不到原订的目标。另外幕僚团不愿让关税措施比川普在竞选时的承诺有所倒退,但也担忧普及式关税将导致物价上涨。
目前大家都聚焦于川普的决定:究竟是实施「普及式」关税,对几乎来自所有国家的进口品都课征最高20%关税;或是实施「对等式」关税,对几乎所有国家课征不同税率且可以谈判的关税。
幕僚表示,「普及式」关税与重新平衡全球贸易逆差问题较为配套,而且能使税收大量增加;但「对等式」关税则与降低各个国家不公平贸易行为的理念相一致。
近几天一些顾问认为川普倾向于实施普及式关税,本周还讨论20%的全面性税率;但其他助理31日下午表示,他与幕僚们开会,并要求更多资讯。
川普在竞选期间支持全面性关税,但过去一个月又转向对各国实施不同的关税。在4月2日之前的最后一段期间,两派幕僚都试图说服川普采取他们主张的作法。
川普与幕僚都曾表示,关税的目的是把制造业拉回美国,并增加税收,以抵消减税的漏损。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支持全面性关税,表示这种关税一年能收到6,000亿美元关税,可用来降低所得税。
另一方面,川普与幕僚表示,关税也可以用来作为谈判工具,要求其他国家降低本身的关税,或改变与贸易无关的政策,例如阻止移民及禁药走私。国家经济顾问哈塞特便是「对等式」关税的关键支持者。
然而这些目标也可能自相矛盾,因而使政府内部立场分歧。如果「对等式」关税还须经过谈判,这也可能意味着国际企业较不可能对美国进行新投资,因为关税未必会长期性实施。反过来看,如果实施长期且一致性的关税,可能使美国与外国进行贸易、税制及法规谈判时的筹码减少。
川普政府公开坚持,关税既能提高税收,又能作为谈判工具。即使一些关税是永久性,例如普及式关税,但川普仍想要对个别产业及个别国家实施额外的关税。这是他在竞选时所抛出的承诺,亦即对几乎所有国家都课征最高达20%的关税,并对特定产业及中国等敌对国家课征更高的关税。
倡议保护主义的「繁荣美国联盟」,一向支持普及式关税;该团体最近向政府提出多项分析,宣称普及式关税能使政府增加多少税收,并主张这是确保美国制造业拉回国内的最佳作法。
国家经济顾问哈塞特一直主张可谈判的对等式关税计划。他表示,已有许多国家与川普政府接触,提出降低本身关税的计划作为交换条件。但川普圈内人士则认为一旦进行谈判,最终可能使关税随着时间而下降。
折衷的作法可能是对一些国家采取较低的关税;但对另一些国家采取高关税,作法可能是个别式,也可能是集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