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放军共军东部战区1日无预警宣布对台军演,声称是对台独势力的「严重警告和有力遏制」。卫报引述多名分析人士指出,这次军演的另一个目标是华府,可能要向川普政府传达台湾总统赖清德是麻烦制造者;此外,分析人士也警告,台湾对美防长赫塞斯的支持需谨慎以对,因为华府官员和川普本人的实际举措仍存在落差,而白宫内部也有派系角力,对中鹰派并非主导,更重要的是,美国对台立场还是川普说了算。
从赫塞斯重新调整华府战略,将吓阻中国夺取台湾及强化本土防卫列为优先事项,还有首度出访亚洲时表态以「重建威慑力」对抗「中国在印太地区的侵略」等,许多迹象表明,至少目前为止,美国计划继续支持台湾的自由。
然而,卫报分析指出,这也让赫塞斯成为此次解放军军演的另个目标受众。
欧亚集团中国总监萧嫣然(Amanda Hsiao)表示:「这场演习的高调操作,很可能也是针对美国。他们想让川普政府相信赖清德是个麻烦制造者,借此劝阻美方继续对台湾提供高度支持。」
亚洲社会政策研究所(ASPI)运行主任但若云(Rorry Daniels)表示,台湾对此必须谨慎行事,「避免让外界认为将美国置于风险之中」,卷入一场代价高昂的战争。
但若云补充:「川普政府是否将台北视为升高局势,对美方日因应突发状况的反应至关重要。」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赫塞斯的言论对台湾而言是正面信号,但仍需审慎看待。部分分析人士提醒,美国官员的言行和川普本人的言论与实际政策之间,仍存在落差。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者庄嘉颖(Ja-Ian Chong)表示:「外界对川普政府的担忧之一是,其注意力可能会转移,现在承诺的事情,未来未必真的会兑现。」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政治学者郭泓均(Raymond Kuo)表示,赫塞斯的言论延续并强化历届美国政府推动「重返亚洲」的战略,但其中也牵涉华府内部的派系角力。
郭泓均指出:「美国现阶段的外交政策讨论中,包括格陵兰、巴拿马运河与加拿大在内,对中鹰派在政府内部并非主要的推动力量。」他也提醒,最终拍板的人是川普,而川普一向高度功利,且对台湾的观感并不正面。
此外,还有关于可信度的问题。全世界都看到川普对待乌克兰,以及对全球美国援助受援国的态度,而赫塞斯在白宫Signal泄密对话中,曾指责欧洲「搭美国便车」、「可悲」。
庄嘉颖指出,川普团队过去对合作伙伴的处理方式,引发外界质疑,「他们究竟有多愿意、有多大能力,能真正和亚洲盟友合作?」
北京当然也在关注。外界传出川普与习近平可能会晤的消息。布鲁金斯研究所中国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表示:「当川普与习近平会面时,能否清楚释出维持现状的决心非常重要,因为吓阻效果取决于能力与意志。」
何瑞恩认为,「赫塞斯的评论和相关指令在吓阻北京方面确实具有加分效果,但最终,北京会直接评估川普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