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每年约有近百万名癌友接受治疗,但却常听病人无奈地问:「我已经做了化疗,也打了免疫药,为什么癌症还是复发?」台北荣总遗传优生科主任张家铭在脸书分享,现在开始理解,癌症治疗效果不佳问题,可能不是出在药没效,而是我们平常吃进去的油出了问题。
张家铭说,我们一直以为油只是炒菜的调味品,吃起来香、看起来亮就好,但2025年发表在「Immunity」期刊的一篇研究指出,吃进太多错的油,尤其是像花生四烯酸这类的坏脂肪,不只会影响心血管,还可能让癌细胞「收买」免疫细胞,让白血球误判敌我,让癌症死灰复燃。
因此,吃错油,会让免疫系统跟着走偏。当白血球长期受到坏脂肪的影响,它的判断力会出现误差,原本应该保护我们的免疫系统,反而变成癌细胞的帮凶,治疗当然就难以奏效。
张家铭说,这项研究是针对三阴性乳癌发现,经过治疗后还能幸存的癌细胞,会开始大量囤积一种叫做花生四烯酸的脂肪。更扯的是,它们还会把这些脂肪打包送出去,通过一种叫「胞外囊泡」的机制,把花生四烯酸送进中性球(白血球的一种)里,造成整个免疫系统就像是被收买了一样,搞得连免疫治疗也无效。
至于,花生四烯酸是哪来的?张家铭说,答案就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包括大豆油、玉米油、葵花油、沙拉酱、饼干、洋芋片、油炸鸡排、盐酥鸡等通通都是。若饮食失衡,让花生四烯酸在体内愈来愈多,免疫系统也愈来愈容易被带偏。
我们可以怎么做?张家铭建议,改用橄榄油、苦茶油、牛油果油这些富含单元不饱和脂肪的好油;并多吃Omega-3来源的食物,例如鲑鱼、鲭鱼、亚麻籽、核桃等,让体内脂肪酸回到健康的平衡。
张家铭说,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包括少吃外食、多看成分标示、不用便宜的大豆油;如果真的要吃油,就选对油。因为吃进去的每一口,都是在决定体内的免疫细胞,「是要帮你,还是害你」。他常说的一句话,免疫系统永远都在身边,但它要挺你,得靠你平常怎么对待它。」掌握油的选择权,也就掌握了自己的健康主导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