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等一张永久居民身份,他们推迟升职换岗、延后买房结婚,甚至不敢离境探望病重的亲人。
本应解决偏远地区劳动力短缺的省提名移民项目,如今却成为被边缘化的牺牲品:配额被砍一半,处理时间从6个月飙升到21个月。
他们付出同样的申请费,等待却要加倍。有人说,这是官僚制度下的“输家游戏”。


为了获得加拿大永久居民身份,桑哈(Lovedeep Sangha)放弃了升职机会,推迟了买房与组建家庭的计划。
这位来自印度的软件工程师现居多伦多,本可以在公司内部晋升或跳槽,但那需要更新正在处理中的移民申请,并将使程序更加复杂,很可能导致进一步延误。
他于2024年3月向移民局提交申请,但他所申请的移民项目的处理时间几乎翻倍,从11个月延长至21个月。
联邦砍名额,省提名被冷落
桑哈是众多经济类移民之一,他们由各省提名申请永久居民身份,却因处理延误被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联邦政府将2025年的新永久居民接收人数削减了25%,降至39.5万人,并计划在接下来的两年继续缩减。
省提名移民项目成为此次削减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其配额在2025、2026和2027年分别被削减一半至5.5万人。这一决定重创了省提名项目,其目标正是将技术移民引导到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哥华以外的地区,以满足当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加拿大移民律师协会代表、卡尔加里移民律师霍尔特(Mark Holthe)表示:“联邦削减移民配额,是永久居民签发数量减少并延长处理时间的原因之一。”
早在90年代后期,加拿大各省就与联邦政府签署协议,陆续启动各自的省提名项目,根据地方用工需求选拔移民。魁省更是与联邦政府单独签署移民甄选协议。
申请人在通过省级甄选后被推荐至联邦移民部进行永久居民身份审核,并在获批后承诺留在提名他们的省份工作和生活。
目前的处理延误仅影响“非快速通道(non-Express Entry)”类的申请人,这一类不属于联邦优先处理。
28岁的桑哈于2022年来到加拿大,目前在一家石油公司从事IT工作。他表示,自己必须等待21个月的处理时间,而通过快速通道的人只需等7个月,这样的差异并不公平。他说:“现在又爆发了美方关税问题,如果我因此失业,就得从头再来申请。”
他通过雇主在安省获得提名,目前正发起一项线上请愿,呼吁移民部长本戴扬(Rachel Bendayan)加快处理他们的申请。

他说申请人担心情况会更糟,因为联邦政府正在裁撤3300名移民部门员工,相当于20%的团队规模,而当前正在积压的移民申请多达200万份,其中包括84.26万份永久居民申请。
母亲生病两年不敢回国
另一位申请人凯什瓦尼(Renish Keshwani)于2021年来加,进入百年理工学院修读金融服务文凭课程。他说,只有部分省提名项目是通过快速通道处理的,这些项目由省政府和联邦预先设定,申请人无权选择路径,却仍需支付同样的申请费每人1525加元。
这位24岁的年轻人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他现居萨斯喀彻温省里贾纳市,去年5月获得提名,担任金融顾问一职。
“我不能换雇主,也不能换岗位。我母亲生病已经两年了,但我不敢离开加拿大回去看她。”
移民律师霍尔特指出,其实这些“非快速通道”的省提名申请在处理上并没有实质性差异,只是联邦机制中的“官僚逻辑”导致了时间上的不平等。
2015年,联邦政府推出“快速通道”(Express Entry)系统,以更高效地管理经济类移民申请,并承诺6个月内完成审批。为避免被排除在外,各省也争取让部分省提名项目纳入快速通道。
霍尔特:“在非快速通道的省提名项目上线之前,它们原本都是纸质申请,当时根本没有机制可以在线高效处理这些永久居民申请,所以只能在时间上人为区分‘赢家’和‘输家’。”
如今在移民名额减少的同时,联邦又优先处理快速通道案件,“他们因此减慢了非快速通道省提名的审理速度。”

一纸永居遥遥无期
塔希尔(Sufyan Tahir)2018年从巴基斯坦来到加拿大,就读西安大略大学生物学博士项目。他如今也对永久居民申请遥遥无期感到沮丧。
塔希尔2023年毕业之后在政府机构担任研究员,但合约于去年12月结束未获续签。在等待申请期间,他无法寻找安省以外的机会,而他正是由安省提名。
“我已经36岁了,”塔希尔说,“我觉得自己是在浪费时间。”
联邦政府则回应称,非快速通道申请的处理时间会因申请数量波动而变动,因为该系统没有像快速通道那样的统一配额控制,也不受6个月审批标准的限制。
移民部表示:“各省和地区在非快速通道类别上的设定更加灵活,能够涵盖更广泛的技能类型与候选人群,以满足具体地区的劳动力需求。”各省自行决定哪些项目进入快速通道,哪些维持在普通通道中。
李昊阳(Haoyang Li,音译)2021年在约克大学获得经济学本科学位后,于次年前往育空白马市(Whitehorse),因为那里获得省提名的竞争较小。
他原本申请了一家银行的职位,但该银行不愿为其省提名申请提供支持。最终,他在一家超市找到一份文职工作,并由该雇主为其申请永久居民提名。
这位27岁的中国留学生说,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不断变化,使他对自己的临时工签感到不安。
“我原本计划等拿到枫叶卡后换工作,”他说,“但现在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