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早晨醒来时,妮娜·卡雷(Nina Kharey)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搜索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的最新消息,希望他引发的全球贸易战正在缓和。
但她大多数时候都以失望告终。
“现在真的充满不确定性,”这位总部位于卡尔加里的设计师说。她经营着奢华女装品牌 Nonie 和工作服品牌 Folds。“我每天醒来都感到焦虑。”
在时尚产业中,这种忧虑并不罕见,原因在于其全球化的运作模式:面料、纽扣、拉链等常常跨越亚洲各地,这些地区正受到关税冲击。它们可能在当地被制成成衣,也可能被运往北美进行加工或分销。而这种错综复杂的供应链模式使得加拿大品牌在将商品从海外合作伙伴直接运往美国时容易受到关税打击。
除了加拿大,特朗普还对其他多数国家征收了关税,包括法国和意大利这些时尚重镇,以及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土耳其和越南等劳动力成本低、纺织资源丰富的国家。
这些国家原本被征收了双位数的关税,之后虽获得90天缓冲期,但目前仍面临至少10%的暂时性关税。
而服装生产大国中国则一直遭受145%的美国关税打击,并以125%的关税作为回击,这些关税并未撤销。
“我有很多同行在时尚行业,他们中很多人的产品都在中国生产,听到他们的挣扎真的很难受,”卡雷表示。
“大品牌企业可能还能找到应对的方法,虽然也会很困难;但对小企业来说,这几乎让人感觉我们成了被牺牲的棋子。”
咨询公司安永加拿大(EY Canada)专注于零售业的合伙人丹尼尔·贝尔(Daniel Baer)指出,所有规模的服装公司,只要其产品通过受关税影响的国家流通,都在想方设法应对挑战。
对很多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必须重新思考原材料的采购地、成衣的生产地点以及产品进入市场的路径。
“但这种调整并不是一按开关就能完成的,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做到的,”他提醒道。
卡雷深知转移生产基地耗时颇长。她的品牌 Folds 最近刚刚将生产从加拿大迁至突尼斯,而突尼斯原本也被美国征收28%的关税,直到特朗普决定暂缓征税90天,并改为征收10%。
尽管从突尼斯运往加拿大的商品未受这些关税影响,卡雷仍认为 Folds 难以完全幸免。
“突尼斯的成本可能会上升,尤其是他们最大的出口品之一就是纺织品,而我们正处于这个领域,”卡雷说。
“我们必须权衡:是维持目前价格观察走势,还是涨价?”
目前,她并没有打算涨价。
另一位加拿大设计师海莉·艾尔塞瑟(Hayley Elsaesser)也没有提价,她经营着同名品牌。
她在邮件中表示,公司正在“尽一切努力避免”涨价,因为“通胀和生活成本的上升对我们的顾客影响很大,我们一直对此非常在意。”
不过,贝尔认为,面对贸易紧张局势,服装品牌最终还是不得不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尤其是如果特朗普兑现他5月2日取消“最低免税额”(de minimis exemption)的承诺。这项机制允许价值800美元及以下的许多商品进入美国免税。
许多服装公司暂时还未涨价,是因为春夏库存已在手中,目前也正在下秋季订单。贝尔指出,这意味着价格上涨可能刚好赶上“返校季”。
到那时,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可能比现在更差。
艾尔塞瑟说,当前低迷的消费力正是她业务面临的“最大影响”。
“我们在全球各地都有客户,大家对目前局势的变化都感到担忧和不确定,”她说。
当消费者信心下降时,贝尔表示,顾客往往会转向更便宜的品牌、寻找更多折扣,或者干脆不进行非必需消费。
尽管父母们可能没办法避免为孩子换装(孩子们总是会长大的),但成年人可能会决定继续穿旧衣好几个季节,这对零售商构成压力。
“这件外套还能穿两三四个季节吗?当然可以,”贝尔举例说。
“我想穿两三四个季节吗?不想,因为它会过时……但没有什么能阻止我这么做,因为这本就是可自由裁量的消费。”(都市网Rick编译,图片来源资料图)
(Ref:https://www.thestar.com/business/clothing-companies-fear-trump-tariffs-will-leave-them-worse-for-wear/article_8e59b861-9917-58e4-b5b5-97ec4e1e16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