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第27届台北电影节18日公布首波片单,其中,由杜琪峰执导,任达华、林雪领衔主演的警匪电影经典「PTU」、拿下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被称之为「十大华语片」的「父子情(4K修复版)」、集结两位双金影后张曼玉与张艾嘉的都会女性写实之作「人在纽约」(台译:三个女人的故事)都将以数字修复版本于台北电影节大银幕重现。
杜琪峰执导的「PTU」被誉为香港警匪片的经典范本,由任达华、邵美琪、林雪与黄卓玲共同演出,故事聚焦一晚巡逻中警员失枪所引发的连锁效应,将警界与黑帮之间的紧张对峙推至极限。凭借极具压迫感的叙事节奏与鲜明角色塑造,横扫金像与金马多项大奖,深受影迷推崇。

香港新浪潮导演方育平的成名之作「父子情(4K修复版)」(Father and Son (4K Restored) ),以写实笔触呈现80年代香港基层家庭的矛盾与挣扎。聚焦于一名父亲望子成龙的执念,与年轻一代追求梦想的价值冲突,深刻描绘亲情间的期望与落差。该片不仅夺得首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与最佳导演,更被誉为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由关锦鹏执导的「人在纽约」(Full Moon in New York),找来张曼玉、张艾嘉与斯琴高娃三大影后同台飙戏,描绘三位华人女性在异乡纽约的交错人生。通过不同背景的女性视角,展现对身份认同、文化差异与自我追寻的深层探问。该片荣获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及多项技术奖,风格细腻动人,被誉为女性题材电影中的经典之作。
国家电影及视听文化中心最新修复的「美人图」(Gorgeous),改编自王祯和同名小说,由曾操刀琼瑶电影的张美君执导,讲述农村青年小林在台北工作并为父亲筹钱解困,却因工作繁忙与生活矛盾,面临能否按计划解决家庭难题的考验。该片运用台语与英语谐音,讽刺当时社会崇洋媚外的现象,并探讨金钱、社会地位与人性的矛盾,反映出1980年代乡土文学改编电影的商业化特征。

日本动画大师押井守首度执导的真人电影「红眼镜(4K修复版)」(The Red Spectacles (New 4K Restoration)),作品融合超现实科幻与新黑色风格,讲述一名前特警成员在叛变后逃亡多年,为了履行与战友的约定重返东京,却发现城市早已面目全非,进而踏上一段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诡异旅程,该片被誉为押井守影像美学的开端之作。
另外,影像诗人帕拉赞诺夫七部经典也将全面回顾,被誉为「影史上的魔术师」的谢尔盖.帕拉赞诺夫(Sergei Parajanov),以极富诗意的影像语言与非凡美学风格对抗苏联现实主义体制、经历牢狱之灾,进而创作出一系列令人惊叹的艺术电影。今年通过选映其七部经典之作与一部纪录片,全面回顾这位影坛诗人的创作生涯。
帕拉赞诺夫震撼国际影坛的「被遗忘祖先的影子」(Shadows of Forgotten Ancestors),通过魔幻写实语汇描绘爱与仇恨交织的悲剧命运,挑战传统写实叙事,确立其独树一帜的影像风格。「基辅壁画」(Kyiv Frescoes)则将原为苏联宣传片的素材,转化为充满舞台感与象征意涵的视觉实验,预示其美学语言的萌芽。「哈克柏蒙太奇」(Hakob Hovnatanyan)以碎拍与画作细节致敬亚美尼亚画家哈克柏,展现电影与绘画语境的跨界对话。
曾获「电影笔记」年度十大佳片,「石榴的颜色」(The Color of Pomegranates)取材自诗人萨亚诺瓦的生命轨迹,融合宗教符号、民俗图腾与象征主义,构筑诗性影像的极致。「苏拉姆城堡的传说」(The Legend of Suram Fortress)为导演出狱后重返影坛之作,以华丽奔放的形式隐喻帝国崩解与自由渴望。
「阿拉伯纹万花筒」(Arabesques on the Pirosmani Theme)延续对艺术家的凝视,细致描绘尼科・皮罗斯马尼(Niko Pirosmani)的孤绝灵魂与创作本质。最后长片之作「吟游诗人」(Ashik Kerib)承袭民族传统与诗意语法,向苏联导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致敬,如一曲飘荡于荒漠中的生命之歌。
全新纪录片「帕拉赞诺夫印记」(The Lilac Wind of Paradjanov)则由帕拉赞诺夫的挚友阿里.哈姆拉耶夫(Ali Khamrayev)执导,通过访谈与影像拼贴,深情回顾这位影像诗人的艺术旅程与不朽精神。
2025第27届台北电影节将于6月20日至7月5日在台北市中山堂、信义威秀影城、光点华山电影馆举办,精彩片单与活动将陆续公布,招牌双竞赛「台北电影奖」、「国际新导演竞赛」入围名单将分别于5月15日及5月中旬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