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中国另一架6代机也有真人驾驶?歼50被拍到有座舱罩

    美媒近日报导称中国歼50被拍到更清晰的画面,其中包括首次出现座舱罩的真实影像。(取材自The War Zone网站)

    中美关系紧张之际,解放军持续曝光其新式武器。继第六代战机「歼36」流出「三发动机」全启动照片后,有美国媒体近日报导,「歼50」隐形战斗机也首次被拍到比以往更清晰的画面,而首次出现座舱罩的真实影像,显示其座舱配置,确定「歼50」仍配有飞行员。从「歼50」机腹的浅沟外形设计,有猜测认为其可能会发展为「舰载六代机」。

    据美国「战区」网站(The War Zone)消息,上述报导称,自2024年12月底「歼50」首次试飞影片公布以来,该机是否有座舱盖一直受关注。由于该机宽大的机鼻、从地面拍摄角度和较低的画面分辨率,外界一直猜测这种重型战斗机是否有人驾驶。如今随着新照片首次清楚展示该机侧面角度,可说明其配有座舱盖,基本确定有真人飞行员驾驶。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报导表示,从该照片可看出,该机有流线型的气泡座舱盖,与机身上部紧密融合,研判「歼50」座舱罩看起来很长,很可能适合串列双座布局。通常来说,雷达罩和驾驶舱是战斗机雷达反射的主要区域之一,能否最大限度地减少这些区域的雷达反射信号,直接关系到战斗机的隐形效果。

    「歼50」机腹的浅沟外形设计,客观上也为安装着舰钩提供额外空间,因此有猜测认为,「歼50」或会发展为舰载六代机。

    「战区」网站也发现,从后下方另个角度拍摄的照片中,显示「歼50」采用类似美国「F-22」的二元推力适量尾喷口。这种设计在低可观测性、飞行性能和机动性取得平衡,不过会付出额外的重量代价。

    「战区」网站还认为,「歼50」很难从下方看到座舱罩的外形设计,这显示位于下方的雷达也很难捕捉到这个明显的雷达反射源,因此「歼50」很可能具备相当高的高空飞行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机载传感器的性能、武器系统的覆盖范围,以及减少雷达发射面积。

    另,报导称,此一侧面照也更好展示出「歼50」的比例和外形,它的菱形前机身及靠驾驶舱上方明显的折线(chine line)清晰可见,机鼻下方或部有突起物光电/红外线搜索与追踪系统(IRST)的探测设备,解放军「歼20」和美国「F-35」隐形战斗机都有类似的追踪系统。

    解放军两种六代机都在近期频繁展开试飞,其中,有美国媒体近日报导称,「歼50」隐形战斗机首次被拍到比以往更清晰的画面,首次出现座舱罩的真实影像,洞悉其座舱配置,确定「歼50」仍配有真人飞行员。(取材自X平台)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