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纽约客谈╱防灾资金遭撤 社区更脆弱

    联邦各项资金接连遭砍,全美防灾基础建设(BRIC)资金如今也概莫能外,今届政府对于气候变迁议题的态度及财政优先级,多少也可见一斑。

    ▼收听「纽约客谈」:

    美国各地近年来频繁面临飓风、野火、洪水等灾害。全美防灾基础建设计划强调因应气候风险和韧性城市建设,虽说是属于非紧急性预算,但计划的重点,是助力弱势社区做好基建的升级,让这些本就资源不足的社区,在未来的极端天气之下,也能够更具备抵抗灾害的长期能力。

    在纽约,全美防灾基础建设这笔资金的撤除,也使得原编列给皇后区凯辛纳走廊公园以及东可乐娜两项总额逾9300万元的防洪工程,恐怕再无法如期推进。

    2021年艾妲飓风来袭时,冷鸿升一家三口,正是在这里,因洪水溢入地下室丧命。这个曾经为一片水池、后被市政府填平的社区,历来就为移民工薪家庭所居住,许多地产都处于低洼地区,在未来30年,根据统计,也有从严重(severe)到极端(extreme)的概率,都会受到洪水的侵袭。

    公共纪录显示,艾妲飓风以后,房东在翌年挂牌出售了这栋冷鸿升一家曾居住的房产,在2024年8月最终以125万元的价格,成交给了一位报住在宾州的华人。而这个街区,如今也有许多新住进来的租客,当他们被问到是否知道这里的洪水历史时,都摇了摇头。

    可悲,可叹。政府应该做的,不是使多年的规画忽然中断,使居民们再次面临生命和财产的双重风险,而是在保障基建的同时,也为这些本就脆弱的移民和居民,普及更多的气候与洪水教育,也让已经通过的州洪水披露法案,能够更好地运行。

    热点

    发表评论